![]() ![]() |
格尔木“循环”出一座绿色新城 |
作者:郭璟 文章来源:重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4 10:35:2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讯 (记者 郭璟)半个世纪前,说起格尔木,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荒芜,但是,半个世纪后,这里已经演变成一座有着雄厚工业基础,风景优美的戈壁新城。格尔木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从盐湖城到格尔木市区,从城市到车间,翻阅各方面的材料,都听到和看到同一个词:循环经济。 一座戈壁城市的循环经济 半个世纪前,格尔木在人们的记忆中是这样的:青藏高原上一个荒滩遍布、鲜为人知的地方,死亡之“海”,只有采矿业,少雨、多风,寒冷…… 半个世纪后,格尔木却俨然成为一个新的代名词:聚宝盆。雄厚工业基础、风景优美的戈壁新城。 行走在格尔木街头,绿树浓荫遮挡着高原烈日,眼前道路宽敞整洁,草坪、花朵、喷泉不时映入眼帘,一种对伟大建设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两个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究竟是怎么演变的? 昨天,当我们走入盐湖集团,走入格尔木城区,查阅资料,其中反复提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循环经济。 简单地理解,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不增加开采量,产值增10倍” 柴达木盆地资源富集,素有“聚宝盆”之称,有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 丰富的矿产资源固然是格尔木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再多再好的资源也终有用尽的一天。于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永续利用,就成为格尔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是对所有园区的要求,打造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黑色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盐化工业小区、石化工业小区及冶金工业小区。将废物、废水、废气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延长产业加工链的新原料。 以青海盐湖集团为例子,该集团一直以开采钾盐为主,以前产品只有单一的氯化钾,而伴生或共生的锂、硼、镁、铷、溴等有效成分,几乎都作为废料排放。格尔木市政府联姻科研院所,将以前当做废料排放的物质再次利用,开发金属镁、氯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镁、碳酸锂等产品。 “这些资源我们都是多次利用。”盐湖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说,预计未来5~10年,在基本不增加资源开采量的基础上,盐湖集团的产值将增加10倍。 缺水怎么办?种树 在当地,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格尔木不缺矿,只缺水。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四周都是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平均只有41.5毫米,水资源的稀缺性,利用效益的低下,已成为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个难题怎么破解?答案就是,种树、绿化。 从2003年以来全市投入绿化资金6304万元,实施的“三环”绿化战略为高原新城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13平方米。 环境的极大改善,不仅老百姓满意了,城市变美了,而且也为助推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兴奋点:只有“榨干”产业链上的一切,格尔木的发展才能永远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循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