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良好环境也是财富——访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温桂芳
作者:本报记者 许志…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7 8:53: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在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上,环境保护仍是中外与会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温桂芳认为,利用《财富》论坛这个特殊平台,让各界人士对环境保护畅所欲言,有助于提高全人类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并为中国的环保工作提供更多真知灼见。

  在温桂芳看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也日益突出。事实上,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良好环境都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中国政府对环保高度重视,近年来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良效。但从长远看,我们还应当更多地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保护工作。

  温桂芳长期关注水价形成机制。她说,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衡。伴随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一些地区缺水较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用水成本偏低、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意识不强等,也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温桂芳强调,水资源的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工作。要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保护水资源,就必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并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以节约用水为核心的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上。一方面,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方向,使水价能够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应成本。无论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还是市政用水、生态用水,都需要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处理,其价格应该等于用水的机会成本,使合理的成本、费用得到补偿,并使生产经营者获得合理收益。即使取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天然水,也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应逐步改变水使用成本偏低的状况,才能不断提高其使用的经济效率,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逐步实现用水补偿的合理化。

  同时,发挥价格对水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还必须立足于水是特殊商品。由于水的生产经营既有公益性,又有商品性,因而其价格形成既不能完全由政府决定,也不能完全在市场中形成,而必须区分不同用水的公益性和商品性,并依据不同情况,如不同的用途、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水价形成办法。

  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为确保污水的回收利用和环境的净化,应该把污水处理当作一项重要水资源再生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强制推行,并尽快以立法形式把污水处理和征收污水处理费确定下来。对造成严重水污染的行为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尽快使污水处理达到保本微利的水平,以确保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