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外专家汇聚内蒙古共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之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内蒙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7 17:28:3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近日,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的首届“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大型国际研讨会吸引了国际社会及科学界关注的目光。

  此次研讨会由内蒙古科协、农业大学、气象局主办。中国草业学会理事长、内蒙古农业大学云锦凤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内蒙古科协主席牛广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北京办事处的代表、世界混农林业中心项目官员中国副代表Andreas Wilkes。

  会议期间,专家们围绕森林、草地、荒漠、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领域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等多方面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论证,并以特邀报告、分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森林、草地、荒漠、湿地领域的近百名研究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李文华研究员应邀在大会上做报告。

  专家们还就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生态补偿、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碳汇的响应、教科文组织与东亚可持续发展等涉及森林、草地资源保护,林区经济发展、环境与教育、低碳与环保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有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讨论和研究。

  此次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带来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我国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方面的研究,这都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响应的研究机构和监测站的科学研究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国际研讨会对中国大兴安岭由北至南的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和大兴安岭原始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将对大兴安岭由北至南的生态系统建设和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站、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两个生态站所监测的原始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内蒙古的陆地生态系统乃至整个亚洲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都有着深远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