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湘之水今如何 2010三湘环保世纪行 |
作者:苏莉 陈战军 梁… 文章来源: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28 17:25: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记者 苏莉 通讯员 陈战军 梁斌勋 湖南,一湖四水。但曾几何时,一场水危机席卷三湘——八百里洞庭水质污染,千里湘江重金属严重超标……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开展整治。数次声势浩大的环保风暴之后,湖湘之水是否变得清澈了,安全了? 8月中旬,2010三湘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先后来到益阳、株洲、邵阳三市,从洞庭湖腹地到湘江下游,再到资江、邵水,实地检验湖湘水系的安全指数。 洞庭湖变清澈了 8月17日,风和日丽。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排污口。记者看到,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从这里流入石矶湖中,再由此而入洞庭湖。波澜不惊的湖面冒出一个个密集的水泡。“你看,那是鱼儿在吐泡。”沅江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造纸和苎麻纺织行业是沅江市的两个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两个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总量占全市工业污染总量的80%以上。环保治理之前,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政府监管也不到位,大量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洞庭湖。清澈的洞庭水一度被污染了。 严峻的现实,迫使政府痛下决心,铁腕治污。2006年至2008年,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风暴在洞庭湖区刮起,234家造纸企业停产整治,其中101家企业淘汰或转产,洞庭湖由局部区域五类水质恢复为可养鱼的三类水质。其中,沅江市就关闭7家造纸企业和20条精干麻、水洗麻生产线。 “治污减排,要重点防止造纸企业尤其是小作坊式企业污染反弹。”采访中,省环保厅纪检组长徐兴龙表示。 益阳市造纸龙头企业沅江纸业有限公司在这方面曾经有过惨痛教训。2009年3月,省环保部门开出单次最高罚款单——对沅江纸业罚款100万元。罚款的原因是沅江纸业长期偷排漏排。百万罚单,给沅江纸业和当地环保部门带来巨大震动。事发后,沅江市环保局派出一名副局长带队,全天候在沅江纸业督查整改。 目前,益阳市对重点企业重点监测。到2009年底,该市削减COD排放量19785吨,占全省COD减排量的29%,COD排放下降率居全省第一。 千里湘江大行动 清水塘,这个美丽的名字,在株洲曾经是污染的代名词。 株洲清水塘工业区,过去被省环保厅列为湘江流域4大工矿污染源之一。2008年之前,湘江一度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流域内的重金属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湘江,这条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已经不堪重负。 2006年,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集中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向省政府交办16个问题,其中,就包括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2008年6月,省政府制定《湘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展开千里湘江大行动。目标是到2010年,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目标,饮用水源地主要污染物指标达标,流域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为此,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湘江流域8市政府负责人向省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 3年即将过去,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行动效果如何?8月18日,株洲市政府向采访团介绍情况时提供的数据表明:“湘江株洲段洣水、渌江水质持续保持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连续3年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8月18日,记者在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看到,一个占地37.38亩的重金属污水处理厂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有望年底投入运行。为了彻底解决清水塘工业区的重金属废水问题,保障湘江下游饮用水安全,株洲市投资2.3亿元,建设了这座规模为7万吨/日的清水塘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清水塘工业园区将只有一个排污口。各个企业的重金属污水必须全部进入重金属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2年多来,按照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流域内必须整治到位的564家企业已经按照要求关闭、退出或停产,流域内完成限期污染治理项目497个。针对辖区内污染特点和突出的环境问题,各市采取了针对性强的整治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郴州市突出抓了有色金属矿采选企业的资源整合和环境整治;湘潭市针对污染湘江的锰、铁、氨氮等,对相应的工业污染源采取了有效整治措施;永州市重点整治锰采选、锰冶炼企业,都收到了实效。 污水处理需加劲 8月20日,邵阳市双清区宝庆科技工业园内,红旗渠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两个巨大的沉淀池水泥体兀立在一片黄土中。 面对眼前的工地,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文志强眉头紧锁。他告诉记者,这个污水处理厂计划今年10月30日以前通水试运行,现在看来难度不小。由于进度滞后,该项目已经连续3次被省“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点名批评。 红旗渠污水处理厂是增补列入最后一批省“三年行动计划”的污水处理厂项目。从2008年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省累计投资150多亿元,建成污水处理项目119个,其中114个已经投入运营。 以前,我省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系造成污染。据悉,我省生活污水COD减排量占全省COD减排量的67%。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加强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专题报告,引起高度重视。根据省委领导批示和省人大环资委的建议,省政府专门对此进行了部署,制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约300万立方米,每年削减COD25万吨左右。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投资大部分都在一个亿以上。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但相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却相对滞后。省环保厅副厅长谢立介绍:“部分县(市、区)政府片面认为只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就完成了目标任务,忽视了管网配套的建设,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水量不足,达不到要求的运行负荷,没有充分发挥减排作用。” 截至2009年底,我省COD减排任务只完成目标任务的52%。我省将2010年定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年”,随着今年上半年新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投入运行,截至2010年7月1日,COD减排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81.3%。据悉,省环保厅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重点抓好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减排效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