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国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一半 |
作者:李禾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7 8:51: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记者李禾)今天是第16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说,在过去20年,我国共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10万吨生产量、11万吨消费量,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50%,但下一阶段的含氢氯氟烃淘汰任务仍非常繁重,亟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替代技术的研发。 “下一阶段要淘汰的是含氢氯氟烃。”张力军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含氢氯氟烃生产国、使用国和出口国,涉及企业总产值超过4500亿元,牵涉上万家企业和近百万从业人员。但目前替代技术还不够成熟,替代品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淘汰面临严峻挑战。 张力军说,还有一些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的收尾工作存在难度,如甲基溴土壤熏蒸替代在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成熟技术;医用气雾剂行业全氯氟烃的淘汰,面临生产线改造和药品注册登记等复杂的管理程序;大量含有全氯氟烃和哈龙的在用设备相继进入退役和废弃期,如何妥善处置也面临挑战;消耗臭氧层物质遍及全国、种类多、用途广,履约后续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替代技术和替代品是成功履约的关键因素。我国政府通过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发展战略》、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目录、通过多边基金实施替代品生产项目等措施,推动替代品产业的发展,为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提供保障的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张力军说,在未来,我国还应加强科技创新和替代技术进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低碳节能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技术;通过加强技术开发、引进、推广方面的合作与重点项目的实施,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替代品生产能力;研究建立经济激励政策,促进替代品的应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