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色长城"护河西:河西走廊草业生态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作者:王朝霞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3 22:38:4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9月19日,《河西走廊北部风沙源区草业生态工程建设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我省将在河西实施以防风固沙生态保护草带、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和祁连山沿山农牧互补生态恢复置换带建设为主的草业生态工程,建起一条横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流域和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的“绿色长城”防护草带。

    河西地区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中国生产力学会委托甘肃省生产力学会、甘肃省农牧厅,就河西地区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现状、资源和草业情况深入调研,编制了《甘肃河西走廊风沙源区草业生态工程研究报告》。2008年2月,由蒋正华、王茂林、任继周等20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在北京对《研究报告》进行评审。2009年3月4日,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对《研究报告》作了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对河西走廊北部风沙源区草业生态保护工程非常重视,相关领导作了批示。根据领导批示精神,省农牧厅、省发改委成立了可研报告编制组,对河西五市18个县市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对《研究报告》反复修改。

    该《研究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挥草业在防沙治沙中的重要功能,利用河西地区几十年的生态建设经验和有关部门的研究成果,实施草业生态工程。形成与以节水为主的石洋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敦煌生态治理应急工程和以草原、森林为主的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互为补充、功能完善的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体系,建起一条绵延整个河西地区的“绿色长城”防护草带。(记者 王朝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