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招鹰灭鼠”
作者:颜园园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4 13:48: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拉萨10月4日电(记者颜园园)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草原鼠害,西藏自治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管理局决定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控制鼠害,投入22万元安装了60个招鹰架,招来老鹰控制鼠类危害,覆盖区域为尼玛、双湖两县(区)3个乡镇。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80万公顷,为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高原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由于缺少天敌,自然保护区鼠害猖獗,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管理局调查发现,该保护区玛依核心区等部分区域平均每亩有鼠洞127个,有效洞口数136个,有老鼠和野兔21只,属于严重危害程度。

  西藏作为中国的五大牧场之一,鼠患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他们在破坏草场的同时,还会给家畜传染疾病。老鼠的近亲们同样对西藏生态和牧民生活构成威胁。如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鼠兔科啮齿动物——鼠兔,有着极强的耐高寒能力,它们在草地上打洞之后,啃食草根,大面积毁坏草原,使草原形成以杂草为主的劣质和沙化草场,对草原造成毁灭性破坏。

  西藏野生动物专家认为,草原老鼠成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天敌。而投放鼠药的办法在西藏广袤的草原效果并不理想。

  多年来,西藏林业部门一直尝试着着生物防治灭鼠工作,早在2004年西藏就提升了13种食鼠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以控制草原鼠害的蔓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