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滇池污染底泥疏挖二期工程清除总氮1万多吨
作者:浦美玲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4 13:50: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一段时间以来,在滇池草海南部、盘龙江入湖河口等地,总能看到滇池底泥污水通过特殊管道直接从滇池底部排到堆场,经过吹填、沉降、余水处理等工艺后,呈糊状甚至凝固状的底泥被存放于堆场。这是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现场,目前主体工程比既定工期提前了两个月完工,共疏挖了340万立方米底泥,清除滇池内1.1万吨总氮,4700吨总磷等污染物,大大减轻了滇池污染负荷。

  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是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之一“生态清淤工程”的重要工程内容。工程于去年5月开工。二期工程具体疏浚范围为滇池草海南部、盘龙江入湖河口及大清河入湖河口湖区3个区域,疏浚水域面积422万平方米,疏浚底泥工程量为340万立方米。

  据相关部门人员介绍,为了不破坏滇池湖底的正常层,滇池污染底泥二期疏挖工程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环保疏挖法,采用绞吸式环保挖泥船,利用全球卫星定位仪,准确定位疏挖的深度和面积,疏浚的超挖深度不会超过污染层下15公分,实现了环保疏浚。同时,此次底泥基底修复区的坝不再是土坝,而是用美国技术的“土工管袋”围堰,即底泥疏浚到管袋后,里面所含的水会自行渗漏,待底泥板结后便可形成坚固的坝体,有效避免了因开山取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占地1960亩的底泥基底修复区干涸后,要种上花草、建绿化带、盖亭台楼阁,成为草海生态公园的组成部分。”有关人员介绍。这些乌黑的滇池污染物,不再是人们嗤之以鼻的“毒瘤”,而是为滇池旅游创造价值的“宝贝”。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