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东方湿地·碳汇周末公益活动”在盐城启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0 15:30: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10月16日下午,“东方湿地·碳汇周末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盐城市迎宾馆举行。盐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周福莲、盐城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洪达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张洪达副秘书长主持。
  周福莲副市长在讲话中表示,盐城历史悠久,因盐得名,这里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滩涂湿地,有野生麋鹿和珍禽(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是江苏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盐城市一个革命老区,百河之城,这里人文荟萃,既是胡四句发源地,又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
  中华环保基金会宣传办主任唐皓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家园,我们应该不分国界,无论肤色,将“碳汇”提升为一种社会责任。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种植碳汇林可以利用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碳汇周末”碳汇造林计划是一项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亲自动手(或出资委托专业机构)在政府指定的合法宜林地区种植树木,以达到全部或部分抵消该单位(或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日常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气候不利影响的公益活动。我市开发的东方湿地碳汇林“碳汇周末”项目,可将碳汇行动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让游客们在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通过生态旅游放松身心,倡导一种关心自然、爱护自然同时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
  此次作为碳汇林植树基地的“东方湿地碳汇林”,比邻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植条件优越,适合碳汇林的树种资源丰富,是目前为止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大的公共宜林地带。首期计划用于造林的总面积为70平方公里,整个造林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55万吨,年释氧量约186万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