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城市绿化不等于“城市化妆”
作者:王丹容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7 18:18: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金角银边”见缝插绿、城市公园大手笔建绿……时下,随着“六城联创”号角吹响,各地掀起的“绿满温州”行动,给老百姓带来绿色新感受。

  在欣喜于绿色空间得以开辟之时,老百姓多少也有些担忧:城市绿化,会不会成为一味追求视觉效果的短期行为?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但我想,要真正消除这种疑虑,我们各地各部门在植绿造绿时,必须紧绷一根弦:城市绿化不等于“城市化妆”,切不可让城市绿化成为“城市化妆”。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城市绿化,不是只追求一种“看上去很美”的美化效果。

  城市绿化,固然是关注城市的美化效应,但不仅仅只是为了美,其背后更深层的是,对城市生态效应的关注,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价值提升的追求。因此,现代化的城市需要“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大格局相匹配,而不是靠“草坪铺垫、花木点缀”的“化妆术”来修饰。换句话说,绿化是城市的“肺”,而不是“涂脂抹粉”。

  看看我们生活的这片家园,市区绿量太少,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仅为20.1%和21.7%;绿化档次不高,草多树少,灌木多乔木少,孤木多成林少。今天,当这座城市掀起绿化热潮,我们不能简单地为完成工作任务,就拿绿色植被当工具,在城市的“脸面”上胡涂乱抹,一味去追求引进名贵树种,一味陶醉于栽种奇花异草,如此一来,其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重了美化、轻了绿化”,违背城市绿化初衷。

  绿之本身即为美。老百姓摒弃铺张、炫耀的绿化景观,更期待身边可闲庭信步的绿意空间。让那些被杂草、垃圾、违章建筑盘踞的闲置地“变身”为绿化“金角银边”,适地适树种植更多乡土树,并配合园林小径等休闲设置,在这样的“还绿于民”中,大家将拥有更多绿色休憩地和新鲜的绿意享受。

  其二,城市绿化,不是追求一时之效的“表面文章”。

  曾经有报道称,在北京的中心地带,发生了给草坪喷绿色染料的事。也有个别地方今天搞“大树进城”,明天砍了树木种草皮,只图一时漂亮。如此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扭曲了绿化观念、误解了绿色之美。

  我们切不可把城市绿化视为只搞“花花草草”的短期行为、表面文章。倘若我们只要一时的“绿色”就成,不问百姓需求,不问环境需要,甚至不问其对环境和生态的效应,片面追求精品植被、片面追求一时之美,实在费而不惠、贵而不惠。在温州这个地方,种树是一种收益最大的投资,如果我们科学选择适应城市水土的树种,选择能尽快改善环境的本地树种、绿量大的乔木,那么,绿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环保生态之美,还将在若干年后给城市留下大量的古树名木,留下历史的见证者。

  “在家中推窗见绿,走出门踏上林阴小道,出院走上林阴大道,500米就有小公园,5分钟找到街头公园”,城市未来的绿景令人期待。我想,城市需要绿,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高瞻远瞩,这座城市会更绿;城市需要美,少一些只为装饰的“面子”工程,多一些因地制宜的绿景绿意,这座城市更将彰显自己的特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