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零、零、零: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相当“薄弱”
作者:记者李斌、周玮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5 22:18:3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李斌、周玮)“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总局日前公布的《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指出,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欠账很多,特别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尤显不足。

  同日公布的《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2004年度报告》,披露了66个新增国家环保重点城市中一些“处理率为零”的城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11个,分别是宜宾、渭南、曲靖、玉溪、铜川、九江、牡丹江、吉林、金昌、德阳和韶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锦州、咸阳、大同、泸州、阳泉、本溪、临汾;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17个,分别是邯郸、本溪、锦州、常德、自贡、攀枝花、南充、宜宾、渭南、延安、柳州、曲靖、玉溪、赤峰、芜湖、枣庄、遵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小于30%的城市有11个,分别是金昌、赤峰、临汾、张家界、宜宾、渭南、阳泉、平顶山、齐齐哈尔、曲靖、延安。

  这些城市只是我国城市环境整治不容乐观的一个缩影。环保总局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2004年度报告》中指出,在全国500个上报“城考”结果的城市中,共有155个城市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为零;19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160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以量化的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取得成效的环境管理制度。2004年,由国家公布“城考”结果的环保重点城市新增66个,增加到113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