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共同承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
作者:冯迪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4 8:53:0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繁忙的行政工作没有消耗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的幽默感:就在今年万圣节前夕,朱棣文还在自己的Face book上贴出一张自己的“僵尸脸”,告诫大家现实中确实有消耗电力的“吸血僵尸电器”,还不忘提醒把计算机设为休眠模式可以做到节能。 拥有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出身,令朱棣文有美国“史上最值得的能源部长”之称。“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这还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朱棣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墨西哥坎昆会议前夕,朱棣文率团来华开启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有观察家指出,此举在于向外界表示在国际会议谈判之前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互动。 比起谈判场上的焦灼气氛,朱棣文所关心的是中美对于可持续未来的承诺,无论谈判谈成什么结果,“都需要我们来确保实现。”朱棣文表示。 第一财经日报:此行有没有和中方探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于减排或中国建设碳市场的一部分? 朱棣文:我想这是在安排之下在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还比如更清洁地使用煤、使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比如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建设示范项目的计划,我们也知道中国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所以在这些方面的合作是我此行同中方商谈的重点。我们刚刚圈定了要同中国合作的伙伴,上述其他内容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日报:中美之间怎么看待清洁能源合作的机会? 朱棣文:我觉得中国开始关闭一些老的发电厂,是正确的,同时开始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能效能源发电厂,除此之外中国也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建设了可能达到世界上一半数量以上的核电站,这体现了中国对于清洁能源未来的承诺。 不过在美国,我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美国在过去的两年对清洁能源投资了900亿美元,所以在这方面,美国也同等地承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我们把此次也当作是一次绝佳的经济合作机遇,让中美可以有机会合作,也在这些领域内,令中美达到领导者的地位。 日报:我知道气候变化谈判不是能源部的主管领域,不过您怎么看待坎昆会议对您工作的影响? 朱棣文:能源部是一个科技类的机构,我的工作是让创新变成实际操作,作为一个科学家,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而且即便那些(国际谈判)都已经商定了,还需要我让它们发生。无论讨论出什么结果,我们要确保它们实现。 从这次我同中国领导人的会面,我也感觉到,清洁能源未来是中国也是美国都希望前进的方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