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排放权交易渐行渐近
作者:吴量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9 9:13: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对很多人来说,排放权交易所还是新生事物。金融交易买卖的是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交易买卖的是房产、地契,那么排放权交易买卖的究竟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在排放权交易所,买卖的是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物质排放权”,“针对温室效应,有排碳权;针对大气、水等环境污染,有排污权。 ”据省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陈天阁介绍,在业内,排放权产品被称作“政策性金融产品”。

  有买有卖才能形成交易,排放权形成交易的动力是什么?就是基于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达成的一系列协定。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保护全球气候的法律约束文件《京都议定书》,其中规定了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量化指标,也规定了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的机制。我国政府于2002年8月核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议定书生效。

  《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这个要求。按其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从2005年开始至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

  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在2012年底前中国没有强制性减排义务,但中国的企业通过投资项目实现的减排量可以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易。作为议定书中引入的一种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

  皖企先试清洁发展机制

  11月19日晚间,我省上市公司丰原生化发布公告称,发改委批复同意公司工业废水沼气回收利用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向雷克碳资产有限公司转让该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总量不超过4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二氧化碳转让价格不低于8欧元。项目预期减排总量为2011年至2020年每年减排22.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其核心内涵是以“资金和技术”换取“排放权”。由工业化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而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减排承诺。因此,CDM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

  适合开发为CDM的项目有很多,只要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回收和吸收的项目,都可以作为CDM项目。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行业,包括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发电等领域,以及有潜力在钢铁、水泥、化工等大型工业建筑业进行节能的技术和项目,或者能大量回收甲烷气的垃圾发电和煤层气回收等都在CDM项目合作领域之内。

  2005年,CDM项目在全球和我国均刚起步,2009年我国CDM项目数量和年减排量已达世界第一。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11月24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共有2785个。有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有917个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且有260个项目获得减排指标签发和交易,年减排量占联合国整个注册项目超60%。

  据了解,我省海螺水泥、马钢股份等公司在CDM项目上先试先行。海螺水泥CDM项目起步较早,2007年,海螺宁国水泥厂余热发电CDM项目就开始实施。今年7月15日,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余热发电工程项目于获得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签发。 2008年12月4日,马钢老区CDM干熄焦项目在EB成功注册,是中国钢铁企业在联合国成功注册的第4个干熄焦项目,投运后年均可减排二氧化碳17万多吨。

  不过,CDM就一定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陈天阁提醒,“国外企业购买减排额度是出于减排义务的压力,而通过CDM项目可减少减排成本80%左右”。此外,发达国家还可以借机向我国输出设备,扩大市场,“企业在考虑CDM时,应当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 ”

  涉水探路市场化运作

  面对正在走来的“低碳社会”,我国产权交易所看中了用市场化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商机,相关环境权益交易机构涌出。

  自2008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设立了环境权益交易所。 2008年8月,由北京产权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牵头,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9月,天津成立了排放权交易所。在龙头产权交易机构的带动下,广州、武汉、杭州等多地的环境权益交易所相继成立。2010年11月18日,“安徽省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探索排放权交易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步伐提速。

  “排放权交易所的设立初衷,就是要积极探索我省排放权交易市场体制机制,拓宽节能减排资金技术渠道,建立有效投融资体系,从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节能减排。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国产权市场内的CDM项目、自愿减排项目等碳交易时有发生,一些试点地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交易也得到推进,但受制于政策、法律等因素,产权市场内的排放权交易整体上还处于探路阶段。

  “现阶段,我们最关注的是排污权交易。 ”据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排交所将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指标的供需各方提供市场化交易平台及相关服务,为环境领域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股权交易、股权托管、质押融资和节能减排技术及产品转让等服务。产权交易所正联合各方解决交易品种、交易标准和交易机制事项。

  “我们目前所做的只是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还远远不够。 ”省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陈天阁说,“要真正实现交易,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要靠各方的努力、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来推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