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赛制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环保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 23:28: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赛制 参评资格 参评团队可为以下组织: • 已注册的社会组织 • 民办非企业单位 • 基金会 • 大学、研究所或事业单位批准成立的非营利公益组织 • 工商注册的非营利公益机构 • 国际组织 • 宗教/人民团体 • 普通高校 • 工商注册的企业 • 基层政府部门 • 个人或其他(如非以上类别,但已实施西部生态保护项目,符合参评要求,也可由上述组织进行推荐,推荐信格式见附件) 参评要求 • 参与“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申请项目需在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并对实施地的生态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长期的影响。 • 项目涉及但不限于以下领域:公众参与的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水、森林、草原、矿产、土地等)与生态环境保护或恢复、生态文化保护、以及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等。 • 项目实施地须在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机构所在地不限。 • 参与“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个人突出贡献奖的参选人可自我推荐,并由在生态环保领域有多年经验、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进行推荐。 • 如本方案曾参加过其它评选或得到过其他捐赠,请在方案中注明。 参评权利 • 获资助组织或个人将获得:“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相应资助金额、评审委员会专家评点与项目建议、参与总结典礼、摄影展的机会,入选“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案例摄影集。 • 项目最终知识产权归获资助团队所有。 参评义务 • 获资助组织或个人需配合本次活动主办方的相关宣传,及将获资助项目和相关图片交由主办方对外发布。 资助项目及活动流程 2010年12月初启动仪式 2011年2月初方案申请截止 2011年2月中旬开始初步审核提案,2月底公布初审入围名单 2011年3月-4月中旬实地考察、个人突出贡献奖入围者培训 2011年4月底-5月提案再修订 2011年5月初宣布复审入围名单 2011年6月中旬终审会、总结典礼及论坛 1. 方案及个人突出贡献奖申请阶段:2010年12月初-2011年2月初 • 符合参评要求的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官方邮箱或通过传真、邮寄等方式提交方案 • 2011年2月初截止提交方案 2. 初审、实地考察阶段:2011年2月中旬-4月中旬 • 经专家初审,选出16个初审入围项目,并在2月底公布 • 经专家初审,选出10名个人突出贡献奖候选者,并在2月底公布 • 3月-4月进行实地考察 • 个人突出贡献奖候选者参与当地考察活动及环保培训活动 3. 复审及提案修订阶段:2011年4月底-5月 • 结合3-4月的实地考察情况,申报机构及个人对初审入围项目方案进行提案修订 • 复审选出10个入围终审的项目和8名个人突出贡献候选人 • 5月初宣布复审结果 4. 终审及总结典礼:2011年6月中旬 • 2011年6月中旬入围项目及8名个人突出贡献奖候选人答辩,评审委员终审选出1个特别项目、5个优秀项目、5名个人突出贡献奖 • 2011年6月中旬举办总结典礼,宣布终审获资助名单(1个特别项目、5个优秀项目和5名个人突出贡献奖) • 获资助组织获得评审委员点评指导 • 入围项目、优秀项目、特别项目参与“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摄影展 5.西部生态保护摄影展:2011年6月-8月 • 将前期实地考察采风的项目照片整理,在北京、上海举办“淡水河谷”中国西部保护摄影展 6. 资助金的发放及项目实施:2011年8月-2013年8月 • 本次行动中,“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特别项目、优秀项目、入围项目的资助金需用于项目实施,并在两年内完成项目。承办单位负责资助金的拨付、项目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个人突出贡献奖的资助金将不涉及项目实施。 评审委员 评审委员由来自政府、学界、公益界及媒体,由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组成,兼具创新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排名不分前后) 顾问委员会 庄国泰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贾峰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 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 马 利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陈蓬 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 唐丁丁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主任 张文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执行助理 杨永平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邹 骥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吕 植 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陆兆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恢复生态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赵鸭桥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郭 虹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于秀红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运营总监 朱 凯 淡水河谷全球销售总监 资助项目设置 • 资助金总额:180万元人民币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入围项目:初审阶段入围但未获资助的10个项目,其项目将会获得 • 每个项目25,000元资助金 • 入选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案例摄影集和摄影展 证书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创新优秀项目:终审选出的6个项目,将获得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创新优秀项目共5个,各获得25万元资助金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特别项目1个,获得50万元资助金 • 入选“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案例摄影集 • 获得参与“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摄影展的机会 证书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的个人突出贡献奖:选出5名对西部生态保护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个人突出贡献奖将获得 • 每位1万元资助金 • 资助金设置 • 项目 资助金额/个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特别项目(1个) 50万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5个) 20万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入围项目(10个) 2.5万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个人突出贡献奖(5个) 1万 资助总额:180万(RMB) 项目标准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优秀项目 • 申请项目需在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并对实施地的生态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长期的影响; • 将考察项目的模式、效果、创新性、可持续性及团队能力等; •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特别项目 • 申请项目需在三江源地区实施,针对当地较为紧迫的生态保护问题,以创新有效的方式,为实施地带来长期的环境、社会效益; • 将考察项目的模式、效果、创新性,可持续性及团队能力等;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入围项目 • 申请人需在倡导、实践、学术等领域,对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有理想有行动; • 本项目可以自我推荐或由在生态保护领域有多年经验、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推荐。 • 具体项目标准将于活动正式启动之后邀请评审委员召开“项目标准制定会议”,并在12月将结果公示于众。 • 公示途径 2010“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将同时在五家网站实时公布活动进展消息: www.chinaeol.net (环保部宣教中心网站) www.vale.cn (淡水河谷中文网站) www.lianquan.org.cn (联劝基金会) http://env.people.com.cn(人民网环保频道) http://green.sina.com.cn/ (新浪网环保频道) 监督机制 获资助项目组或机构都将同“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组委会签署资助金发放协议,并接受组委会的后期监督,以保证资助金落实并发挥应有的效力。其中获资助机构需定期向组委会提交资助金使用情况的季度报告。如若发现资助金违规使用,组委会将有权中止后续资助金拨付,并保留追诉权利。 附件:推荐函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组委会: 本单位同意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参与“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 机构名(加盖公章) XXXX年X月X日 推荐函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组委会: 本人同意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参与“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个人突出贡献奖。 签名: XXXX年X月X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