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沙漠成花果山 治理沙漠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作者:曹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3 9:03: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在一座位于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沙漠温棚里,金黄色外皮的“金妃”西瓜一改过去人们对西瓜绿皮红囊的印象。

  “金黄色的西瓜12月中旬就能上市,一斤8元,一个西瓜能卖三四十元。”沙漠温棚种植户黄晓霞说。

  长期以来,由于干旱少雨,人们在治理沙漠过程中,只能种植一些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的沙生植物。随着科技进步,中国西北一些地区的治沙工作逐渐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中国许多沙漠地区,在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的原则下,充分利用沙区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内蒙古的灌木资源利用、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制药,新疆的林果业、中草药产业,宁夏和青海的沙棘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沙区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也拉动了防沙治沙步伐。
 

  黄晓霞种植西瓜的温棚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中卫市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这里降水少、地表水资源缺乏,地势高、引水灌溉难度大,但是阳光足、温度高、温差大、土壤透气性好。

  当地经过科技攻关,破解了沙漠温棚建设的一些难题:墙体使用草砖材料,克服了在沙地上建墙的困难;温棚内铺设的防渗膜,可以防止沙地漏水;温棚沙地内填充造纸厂废弃的树皮,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同时,发展沙漠农业的灌溉用水难题也已得到解决。“腾格里沙漠实际上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我们可以从180米深的沙漠水井中抽取地下水。沙漠温棚还采用了滴灌技术,每个温室都配有专门的储水罐用于灌溉、施肥和喷药。”园区工作人员舒朝军说。

  突破种植难题后,沙漠温棚效益十分明显。黄晓霞说:“我种植了40个大棚,一个大棚一茬投入6000元左右,纯利润能达到1万多元,全部大棚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

  据了解,沙漠果蔬在市场上非常畅销。由于年光照时间超过2800小时,昼夜温差大,少虫害,这里生产出来的蔬菜水果口感好、品质高,在市场上售价至少高于同类产品0.5元。

  截至目前,中卫市沙漠农业示范园区占地2万多亩,已建成日光温室1200多座,大小弓棚1000多座,种植了土豆、番茄、辣椒、乳瓜、西瓜、油桃、大樱桃等多种农作物。

  “真没想到,以前的沙漠现在都成了‘花果山’,生长着各种蔬菜、水果、花卉。”黄晓霞说。
 

  据悉,中卫市计划用15至20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占地面积10万亩、具有一定规模和鲜明区域特色的沙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记者曹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