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甘肃生态贫瘠县受益“百万森林计划” |
作者:冯志军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4 22:28: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中新网兰州12月3日电 (冯志军)记者3日从甘肃省林业厅获悉,自“百万森林计划”于2009年8月12日启动以来,至今年11月30日,该项目已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甘肃省通渭县近10万种植农户搭建了脱贫、创收的平台,并援助1.66万户贫困家庭种植了8.3万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树。 通渭县地处“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定西市东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岭梁交错,自然条件极其严酷,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达1500毫米左右,人畜饮水主要靠集流雨水的水窖。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当地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旱,全县人均年纯收入仅为1780元人民币,属于中国政府扶贫开发重点县。 截至11月30日,在“百万森林计划”项目援助下,甘肃通渭县1.66万户贫困家庭种植了8.3万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树,为当地近10万种植农户提供了创收机会,搭建了就业脱贫的平台。同时,项目还为种植农户开展了岗前技术培训。 甘肃省绿委办综合处处长丁学德3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通渭县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直接栽种乔木难以成活。项目援助的沙棘树不仅是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生态型作物,正适合在此大规模种植。 负责具体实施此项目的甘肃欣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本山3日告诉记者,预计至2014年,将援助通渭县9万户贫困家庭,每户种植5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3至5年后,每个家庭通过林果收入和养殖可获得年3000元人民币的增收。 苏本山称,当地栽植的21万亩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成后,将有效庇护林地旁的村庄和农田,调节小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危害,改善区域环境,保障项目区农业的稳产、高产。同时,有了经济型防护林之后,平均土壤侵蚀量将减少56%至90%,实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达4%至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