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算活两本账
作者:龙腾飞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5 10:57:2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12月5日,罗江县蟠龙镇宝峰村万亩“贵妃”枣园里,果园主人孙大姐正忙着将肥料直接撒进果园。

  “神奇吧?这些肥料都是垃圾变的!”孙大姐同时也是镇保洁员,照顾果园之余还要将垃圾收集到 “分类池”,“可回收的集中卖出,不可回收的就集中到镇上,统一送到县里处理。”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或多或少反映了罗江县以前的情况。受丘陵地形限制,罗江农村经济欠发达,该如何解决农村面源污染?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罗江县逐渐摸索出一条农村垃圾生态回收处理、减量增效的新路子,在全县109个村、1220个组推广。

  政府心中有本账→节约垃圾处理成本

  曾经考虑让农村垃圾进入城乡环卫一体化渠道,罗江相关部门经过仔细测算,发现此路行不通。

  分析来源,农村垃圾和城市垃圾有本质不同:农村垃圾中约有80%的尘土灰、厨余垃圾、作物秸秆、可降解纸张等可用于堆沤农家肥,有2%-5%的建筑废弃物可用于填埋机耕道路,有3%-5%的塑料、玻璃垃圾可作废品回收处理,有10%-15%的废衣物、废包装物等不可回收垃圾需垃圾处理场处理。

  既然如此,自产垃圾为何不就地生态堆沤?为此“统一收集、集中分类、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新模式在罗江闪亮登场。

  12月5日,记者来到万安镇芒江村,在垃圾分拣场,保洁员袁大爷说:“5个月前,我刚被聘为镇保洁员,第一次接触这种垃圾池。”让这位老人感到新奇的垃圾池是这样的:绿色的门和盖子,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可利用”三个区域。

  袁大爷要做的就是把各种垃圾进行分类:烂菜叶、家畜粪便等分进可利用区域,废纸、塑料等属可回收,农药瓶、玻璃碴等是不可回收垃圾。

  “自推行垃圾生态处理模式以来,全县农村产生垃圾总量80%作堆肥处理,10%—15%不可处理垃圾运往县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大大节约了垃圾处理成本。”罗江县委副书记曾长江说。

  农户心中有本账→节约肥料费用

  鄢家镇长堰村支书周运华算了一笔账全村共1530人,按每人每年产0.5吨垃圾计算,一年共有765吨垃圾,运到城关每吨运费约60元,每年运费就近5万元,而实行垃圾集中分类、生态处理后,绝大部分垃圾就地处理,运行费用低至20元/吨,节约近60%。

  垃圾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周运华介绍,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后,堆沤成有机肥料,作为果树或蔬菜日常所需养料。“765吨垃圾堆肥后能产生255吨有机肥,能满足1416亩果树所需,为农户节约肥料费用21万元,而且使用有机肥生产的水果和蔬菜品质更优,价格更有保障。”

  罗江全县109个村在“垃圾革命”中尝到了甜头。走进各地村落,到处是敞亮的庭院、整洁的村道,村民们感言:“生态处理硬是节约了钱,美化了环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