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失落世界的物种发现之旅 探索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作者:洪媚  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0 9:41: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用声音探测

    有些生物犹如羞答答的闺女,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研究人员要用声音探测与记录技术追寻其“芳踪”。鸟类、青蛙与大部分昆虫、鱼类发出的声音是可辨识且独特的,这些声音材料是识别不同物种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新成员的绝佳手段。

    2006年,研究人员在中国黄山温泉一条岩石满布的溪流考察,发现大水冲刷岩石发出巨大的声响,彼此间要大声喊话才能听见。他们猜想附近的青蛙可能要用超声波交流。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们播放了蛙鸣的不同频段。当他们播放超声波段时,一只雄蛙迅速回应,之后陆陆续续响起其他雄蛙的鸣叫。通过声音探测技术,他们发现了第一个用超声波进行交流的两栖品种———中国凹耳急流蛙。

    在实际考察中,研究人员首先要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录下所有的声音。比起盒带式录音机,数字录音器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它能在频率范围之内准确地录下及再现声音,避免噪音过大、声音损失、频率变化、语速更改等问题,其声音数据还可通过连接个人电脑直接进行储存与管理。

    它们将声音数据记录在内部硬盘、标准闪存卡和安全数字卡上,这些记忆卡同时可用于数码相机。有些硬盘录音机可以实现4声道录音,录下的音频可达到192千赫兹。

    性价比最高的录音机是福斯特的FR-2LE现场录音机,该型号的录音机自我噪声小,允许录下低频声音,没有“嘶嘶”声,而且便携易带。

    广布天罗地网

    大部分新物种都生活在人们够不着的地方,而研究人员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想方设法布下天罗地网逼它们脱掉隐身衣。这些设在林地上或挂在树间的陷阱诱捕了不少小动物,它们通常只在夜间出没,行踪诡秘神龙见首不见尾。

    为了使它们自投罗网,陷阱中通常会大范围涂上费洛蒙(昆虫分泌以刺激同种昆虫的化合物质),以及模仿诱捕动物配偶香味的化学吸引剂。为了吸引会飞的昆虫,圈套中还配有紫外线。

    对付特别害羞的动物,如大部分哺乳动物,要用上遥感相机圈套。这种陷阱里面有一台经过伪装的照相机,一旦动物触及无形的红外或激光光束,相机会自动拍照。有些相机能探测动物体热,或在听到动物声响后进行拍摄。

    2010年9月,生物学家格雷斯·万姆布在肯尼亚东北部森林寻找一种非常罕见的金尾象鼠时,发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象鼩。为了获得更多信息,研究人员设置了多架遥感相机,它们能感知象鼩的体热及它们的移动,自动进行拍照。根据遥感相机捕捉到的20多张照片,科学家发现该小动物很有可能是巨型象鼩新物种。

    森林冠层喷雾

    大型考察活动通常要用到森林冠层喷雾技术,它能一次采集多种生物样本。

    在进行森林冠层喷雾时,研究人员用除虫菊素烟熏树冠,熏晕树上所有的节肢动物(昆虫、蜘蛛纲的动物),但是丝毫不会伤害到脊椎动物(因而,即使树上有鸟群居住,也不会受到烟熏之苦)。在几分钟内昆虫会跌落在树下安置的板上,这里经常会有许多科学家从没见过的新物种。

    除虫菊素能迅速杀死昆虫。然而,研究人员使用的是天然的除虫菊素,它在紫外线辐射下,10分钟内能自然分解,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2009年夏天,一组芬兰考察队运用森林冠层喷雾技术考察了126棵树,共收集了80000多种生物品种,发现9个科学界没见过的新物种。

    判定物种身份

    是另一件苦差

    找到陌生面孔后,判定它没被描述和命名过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想象一下,专家可是要在种类繁多的组群中进行对照、验证。像鸟类和蚂蚁类,其种类分别多达10000种和12000种。在热带地区,碰见不认识或无法确认的物种是常有的事,而要确认它们的身份绝对是一件苦差事。

    专家首先将新发现的物种与已被命名的物种对比。他们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询问其他同行确认该物种没被描述过。通常他们要对比物种的各种特征,比如脊椎数量、身体纹理、骨骼形状等。

    各个种群定义一个新物种的特征都不一样,但通用的特征往往与生育有关。像生殖器的形状,求偶时身体部分的颜色这些特征往往能够帮助科学家科学分辨新物种。

    除了形态特征,行为特征比如发声及求偶方式也是鉴定新物种的重要线索。鸟类专家很善于运用该原则,他们单凭一个音符就能在瞬间分辨出上百种不同的鸟。昆虫学家同样利用蝉、蟋蟀或蝈蝈的叫声分辨不同物种,有时仅仅根据叫声特征描述新发现物种。

    不同的行为特征能够很好地说明一个物种的独特性,但是还需要其他证明才能最终裁定发现的物种之前并不为科学界所知。研究人员可以研究物种的形态或分子特点。分子或其他基因特征,比如特定的DNA序列、形状或染色体的数量,是鉴定新物种的可靠证据。

    DNA条形码技术使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快速、准确识别与鉴定物种,近年成为新物种鉴定的有效手段。

    一旦确定是新物种后,还要对其进行命名和描述。物种描述要包含与众不同的特征,比如其具体的行为特征、基因组成等。最后,它还要正式刊登在一本公认的科学杂志上。

    当这一切完成后,这个物种才算为科学界所承认,名正言顺地拥有“合法地位”,得到动植物保护者的保护。(摘编自《羊城晚报》)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