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作者:何伟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6 17:15: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西宁1月16日电(记者 何伟)记者从青海省水土保持局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青海省共投入水土保持建设资金1.7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多平方公里,产生了明显生态建设成效。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黑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随着近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青海省水土流失状况也在不断加剧。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9.1%。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负责人介绍,2010年,青海省以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为目标,坚持项目带动,实施了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工程、黄河水保生态工程、日元贷款水土保持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继续推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以治理带动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共落实中央资金17669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1.83平方公里。其中梯田3299.32公顷,造林1839公顷,封山育林8045公顷。建设淤地坝26座,其中骨干坝12座,中小型淤地坝14座,石谷坊420座,护岸墙24.24公里。

  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整体防护功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土壤侵蚀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在局部得到有效遏制,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