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宁波建300多公里“海上长城”筑生态屏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宁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7 23:31: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在慈溪市杭州湾南岸,长达93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纵横交错,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尤其是全长22公里的一期工程,林带宽度达到170米,已基本郁闭,林中不但鸟类众多,还时常有野兔等小动物出没,成为杭州湾南岸滩涂地上一处独特的滨海森林景观。

  从北至南,沿着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的海岸线,沿海防护林带犹如“海上长城”蜿蜒延伸,不断壮大,在宁波沿海大地构筑起了一道集防护与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屏障。据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自2006年我市全面启动沿海防护林新一期基干林带建设以来,5年共建成海防林基干林带323公里,总面积4.4万亩,其中泥质253公里,岩质70公里。目前,涉及慈溪、余姚、北仑、奉化、宁海、象山等8个县(市)区的沿海防护林带基本合拢。“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财政落实专项和配套资金累计1亿多元。

  经过多年不断研究和应用,我市在慈溪、宁海等地引进驯化上百种盐碱地树种,并成功筛选出一批适用树种,其中木麻黄、女贞、无患子、弗吉尼亚栎、中山杉、海槟木槿等近50种树种在推广应用中表现良好,成活率达到90%。与此同时,慈溪、余姚还研究摸索出了一系列淡化盐碱度、在新围垦海塘造林的技术经验。

  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沿海防护林正发挥强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2%;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森林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固土保肥、丰富生物多样性和休闲景观等功能日益显现。

  “宁波地处海陆交替、气候突变地带,频繁遭受台风、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侵袭。”市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沿海防护林既是生态公益林,又是减灾林,能较好地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且有效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