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华中科大牵头中方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
作者:周前进  文章来源:荆楚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9 22:11: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周前进)1月26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获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授牌,成为该中心三大产学研联盟中,清洁煤炭技术产学研联盟的中方牵头单位。该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已于25日开始着手研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是在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访华时由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筹备组建,以促进双方务实开展清洁能源合作,共同应对能源、环境、气候问题带来的挑战。2011年1月18日,在胡锦涛主席访美之际,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在华盛顿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同时启动联合研究计划,决定在清洁煤、清洁汽车以及建筑能效技术等三个优先领域分别组建超豪华研究阵容,成立三个产学研联盟,开展合作研究。
  据了解,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中方联盟的首任主任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楚光教授;成员单位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美方联盟以西弗吉尼亚大学为依托单位,成员单位有怀俄明大学、肯塔基大学、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力公司等。
  1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华盛顿代表中方联盟接受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授牌,并作为中方依托单位代表与美方联盟主任弗莱彻教授签署了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工作方案。该联盟将实施首个为期五年的工作计划,重点组织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在内的清洁煤技术研究,研究任务涵盖从煤炭的清洁发电、清洁转化、新型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到地质封存与应用研究等多个方向。
  该校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负责人称,中美两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在其能源系统中应用广泛,是保证两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助力。中美双方组建阵容强大、实力强劲的产学研联盟,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研究,可大力促进两国在清洁煤领域的技术进步,给两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的机遇。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燃煤二氧化碳规模减排研究的单位之一,经过十余年的积淀,已形成了一支以郑楚光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队伍,其中有教授、副教授10余名,研究领域涵盖富氧燃烧基础研究、工程设计和运行调试,已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2009年9月,与武汉市政府、东湖开发区共同建设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正式揭牌;2010年7月,与中国华能集团共同建设的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试验)中心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授牌;还正计划在湖北筹建我国第一个35兆瓦的富氧燃烧工程示范装置,建成后年碳捕获量可达十万吨级,进而争取形成更大规模的工业示范。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另两个产学研联盟为电动汽车技术、建筑能效技术产学研联盟,中方联盟的依托单位分别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筑节能中心),美方联盟的依托单位分别为密歇根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