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我国耕地质量退化接近临界水平
作者:操秀英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1 8:28: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建设用地“占优补劣”、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污染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除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还须让更多耕地变沃土。代表委员呼吁:

  尽管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透露,我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被突破,但他给出的数据说明了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的事实:从1996年国家第一次土地详查时的19.51亿亩到2008年的18.26亿亩,12年共减少1.2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多亩。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坦承,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

  而事实上,除了耕地数量之外,13亿人的口粮问题与耕地质量密切相关。

  “如果将10%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使其单产提高10%,就相当于新增耕地1300万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爱青用这个数字直观地告知,提高耕地质量的必要性。

  “尽管各地尽最大努力做到占补平衡,但各类建设用地大量占用的是城镇周边、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高产稳产农田,而新开垦的耕地却基本上是中低产农田。”李爱青说。

  此外,长期重化肥、轻有机肥,使我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他分析说,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已从一半上升到65%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也提出,目前,我国南方土壤酸化日趋严重。这不仅导致肥力水平下降,宜种性变窄,农作物产量降低一成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提高,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肥料法或肥料管理条例,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有机农业的幌子,将未经监测和无害化处理认可的城镇生活垃圾、屠宰厂废弃物以及城市污泥等作为有机肥料投入农田,部分地区甚至将工业废渣比如磷石膏等作为肥料,导致农田大量被污染。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被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1.5亿亩。

  “耕地质量问题正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谢德体直陈。

  然而长期以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耕地质量却未受到足够重视。李爱青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责任书中,主要保护指标是耕地数量,很少涉及耕地质量。同时,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但至今还未出台一部有关规范耕地质量的专门法规。

  他建议,国家应加快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立法步伐,制定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法》,并抓紧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规范土地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行为,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

  谢德体大力呼吁:“我国耕地质量退化已接近临界水平,立法保护耕地质量刻不容缓。希望国务院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讨论制定适合我国生态和社会经济特点的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体系、职责主体等。”

  此外,他认为应将土壤退化、污染耕地修复、中低产田改良等问题的研究,列入“十二五”重大科研项目规划中,并建立完善的农技服务和耕地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基层队伍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