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每人每年栽活3棵树 今年起成都推广种植"碳补偿林"
作者:徐剑 余文龙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3 15:36:4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春风拂面杨柳绿。昨日是我国第33个植树节,同时,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年”,也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周年。不少单位和市民纷纷走出家门,热情参加到植树活动中。

  前年,成都商报社与市环保局、市绿委办联合发起了“碳补偿”植树活动。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市绿委办获悉,今年全市将推广栽植“碳补偿林”活动,市绿委办要求市级和各区(市)县每年要在绿地规划区域和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个可供市民广泛参与义务植树的“碳补偿基地”。

  全市推广“碳补偿林”

  做饭、开车、用空调……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而据专家测算,我们每人每年栽活3棵树,就可以吸取当年在基本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从而基本实现“零排放”。

  2009年10月,为了唤起市民的“低碳意识”,践行环保、低碳生活,成都商报社与市环保局、市绿委办联合发出“出游1000里,请种1棵树”的倡议,首度提倡并组织广大市民参与“碳补偿”植树活动。去年植树节期间,成都首个“碳补偿林”基地在郫县红光镇寇家坝村徐堰河岸建立。随后,成都市又先后在金牛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建立起可供群众义务植树和认建认养认捐的“碳补偿林”基地4个。

  目前,徐堰河岸种植的“碳补偿林”长势良好。市绿委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份以来,就先后有学校、企业等五个单位前来义务植树,昨日植树节就有一批市民前去植树,总共栽植了800棵左右的“碳补偿林”。

  市绿委办要求,原则上,市级和各区(市)县每年要在绿地规划区域和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个可供市民广泛参与义务植树的“碳补偿基地”,大张旗鼓地开展栽植“碳补偿林”活动。同时,继续实施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并对林业碳汇工作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通过种植“碳补偿林”来进行生物固碳、碳汇减排、加法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和生存生活质量。

  繁华街道种果树

  今年,市绿委办还将联手各区(市)县绿委办对全市名木古树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和认真清理,重新登记、建档、造册和挂牌,制作名木古树宣传图册,同时采取张贴横幅标语、制作温馨提示语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市民爱护身边的古树名木,增强市民对本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市绿委办透露,今年中心城区要全面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建设一批供市民休闲的绿色健康走廊、小广场、小游园、小绿地、小景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健身锻炼的需要,在繁华街道和游园种植果树,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品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