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州垃圾革命今天起步 居民分类投放大都正确 |
作者:田恩祥 陈文笔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3 12:06: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4月1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一大早,记者亲自体验了垃圾收运。 上午8时许,在实施先行区域东山街五羊南社区五羊新城K11栋,记者跟随环卫工肖师傅上楼收垃圾。4个月前,记者也曾跟其一起收过一次垃圾。当时,五羊南社区已配置分类垃圾桶,但是,居民并没有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进行投放,环卫工们也没有进行分类收集和运输。 如今,肖师傅有两个桶,一个红色塑料小桶,用于装厨余垃圾,一个白色塑料大桶,用于装其他垃圾。而楼内每层楼的分类垃圾桶内,居民们的投放大都正确,厨余垃圾内甚至连塑料袋都没有,而灯管、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则被投放进摆放在一楼的红色有害垃圾桶内。在居民楼下,厨余垃圾被倒入一个绿色垃圾桶,其他垃圾被倒进小推车。环卫工还会从垃圾中挑拣出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另外存放。 五羊南社区居民古先生表示,现在相信垃圾分类后得到了分类处理,所以乐意对垃圾进行分类。 广州正在开展的这场垃圾革命要追溯到2009年,当年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引发广泛争议,广州自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垃圾处理大讨论,市城管委广泛征求民意,经过网络问政、媒体讨论、专家会议之后,最终确定各方都能接受的垃圾处理方案,通过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排减量,资源回收利用。 但是,有了法律依据不等于垃圾分类成功,番禺的海龙湾、丽江花园等楼盘业主曾自发进行实验性的垃圾分类,因得不到支持而最终搁浅。 按照《暂行规定》,对于不实行者可罚款,但是,谁来罚款?怎么取证?一些先行区域连垃圾桶都还未配足,凭什么罚款?不解决这些问题,垃圾分类难以逃离“雷声大雨点小”的窠臼。 市城管委接下来解剖好五羊南垃圾分类这只麻雀,做好垃圾分类的配套工作,做好1个月的宣传执法,让市民看到垃圾分类的全流程,才能让这项从愚人节开始实施的措施不是开玩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