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修复的江西样本
作者:陈静 宋茜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29 9:44:3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4月27日至28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由省科技厅组织、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专家对鄱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现状赞叹不已,一致认为:该项目将为保护鄱阳湖生态安全、促进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为中国湖泊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安全提供借鉴。

项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山江湖工程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和任务。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项目,就是山江湖工程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而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也是科技部对我省科技投入最大的项目。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保护好这“一湖清水”,对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我国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表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湖区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美国的五大湖区、日本的琵琶湖区等,不仅治理成本大、时间长,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还不能完全清除。在这种背景下,江西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针对鄱阳湖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安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在国内、国际上都具有极大意义的创新性和示范性,为“世界从山江湖看到希望、江西从山江湖走向世界”提供了又一典范。

攻克鄱阳湖生态修复难题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项目设立了湿地生态修复、重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等5个课题,探索生态恢复路径。

项目同时在鄱阳湖区周边市县进行样板示范。运用生态技术治理规模猪场粪污水,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就是其中的重大课题。在星子县泽泉乡的御景养猪场,生猪规模已经超过1.5万头,每天产生的大量猪粪水流经酸化池到沼气池再到沉淀池,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降低氨氮含量后,再进入梯级人工湿地层层净化。水质达标后,流入鄱阳湖。而项目实施以前,这里的猪粪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向鄱阳湖区排放,成为当地的一大污染源。

农药化肥残留等农业面源污染是鄱阳湖区涉及面积最广、危害最大、治理最难的生态难题。在九江市庐山区姑塘镇沿湖村,试验田四周摆挂着放了“性诱剂”的方盒,以生物防虫技术诱杀雌虫,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通过生物防虫技术和平衡施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至少能减少20%。”庐山区农业局副局长刘卫东说,这意味着,从农田排往鄱阳湖的污水将大大减少。

治理沙山是湿地生态修复的又一主题。位于鄱阳湖北岸的都昌县多宝乡排上许家自然村,2007年被江西省山江湖办确定为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示范点。如今,示范区内绿草茵茵、水鸟争鸣,而仅数百米之隔的栅栏外却草木稀疏,沙丘连绵,内外对比鲜明。

经过5年的科技攻关,整个项目已建成鄱阳湖水生态监测的相关数据库及监测和预警平台,使示范区内受损湿地基本恢复天然景观,沙化土地植被覆盖率达80%,示范乡血吸虫病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示范区经济效益提高15%,多元化种植也使村民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途径。

治理模式需要迅速推广

验收会上,专家组认为,鄱阳湖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鄱阳湖区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成果已开始推广,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但放眼全省,全面推广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表示,鄱阳湖区生态退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点多面广”,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利益,生态修复工程仅仅靠科技和农业部门的单兵作战显然力量单薄。

专家组建议,项目在今后的实施中,除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预算内财政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外,通过财税和信贷政策优惠,引导社会资金和外部企业参与生态修复项目中来,集合资金、人力、科技优势,形成生态修复规模效益。与此同时,借力科技创新,重视生态修复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大对环保科技研发投入,利用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对重点项目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进行集中攻关,建立起生态修复科技支撑体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