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念”好生态发展经
作者:刘海平  文章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3 9:44: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满眼茂林修竹,处处绿意盎然,遍地青山绿水……春暖花开时节,定南大地宛如一幅墨绿、和谐的山水画。近年来定南县依托生态优势,着力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目前,该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6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3%。

  一家三代的护树情结

  连日来,历市镇樟田村村委会主任张国华带着一家三代人组成的“护树特别行动队”,挨家挨户给村民发放古树保护宣传单。张国华家就在村尾那棵千年罗汉松的附近。

  这棵千年古树早在2004年就经县里挂牌注册,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并安排他家专门看护。但因为村旁修了高速公路,这棵罗汉松被外地人发现后,有过多次命悬一线的生死经历。“这棵树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有我们在谁也别想把它弄走。”张国华的父亲告诉笔者,每年春天都有人打古树的主意,最高出价250万元,但都被村里断然拒绝。

  新闻链接:该县把林政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造林绿化上,坚持栽植和管护“两手抓”,强力推进“五个一”工程,即:建好一支队伍、用好一把锄头、管好一把刀、治好一条虫、防好一把火。并向全社会推行林木认建认养制度,近两年来,全县超过14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90多万株;建设纪念林17处,面积达1500亩;认建认养绿地51块,面积1900多亩;认养林木6.2万棵,其中古树名木8000余棵。

  香港客商的绿色梦想

  “是这里的青山绿水让我选择了定南,我的绿色创业梦想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近日,香港明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达雄站在该县天九镇九曲村天成桥桥头,望着滚滚而下的东江水,感慨地谈起自己的二次创业经历。

  1998年春,事业有成的赖达雄来到定南,开始编织集科研、种养、旅游、文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梦想。经过几年的开发,一个绿色奇迹诞生了,九曲度假村于2009年获批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国内首创的生态养生度假的旅游保健模式,深受珠三角游客的青睐。

  “下一步我将动员更多香港客商共建九曲河岸的绿色长廊,把这里变成名副其实的森林王国。”为了保护东江水源,赖达雄每年都在度假村植树造林,他期待着群体的力量共同保护好定南的青山绿水。

  新闻链接:为解决好保护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矛盾,该县积极引导经济实力雄厚的业主,将开发荒山、荒地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如今,九曲度假村、布衣山谷等一批生态林业休闲旅游项目初具规模,一个个闭塞的小山村成了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村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

  矿山老板的绿色转型

  近日,岭北镇禾草村竹山上,张东明正和员工一起培育毛竹。“这些新种毛竹第一次长新竹,都会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较弱小的竹笋要及时除去,每株留下两三个粗壮竹笋就行。”张东明给员工们现场上起课来。

  稀土老板张东明,2001年转行承包了禾草村6000亩荒山种植竹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如今,张东明承包的6000亩荒山全部种上了毛竹,漫山遍野的竹子郁郁葱葱。茂密的竹林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河水变清。张东明每年间伐三分之一的竹子,仅卖原竹每亩年收入在1000元以上,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王”。

  新闻链接:为了调动群众造林、管林的积极性,该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植树造林,对承包经营荒山10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一次性补助30元苗木费和10元管理费。同时,扩大面向造林农户的小额信贷。目前,该县共涌现出各类非公有制造林户10775户,造林企业11家,造林面积达28万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