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立体种养”带来田园风光无限
作者:李德明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4 17:29: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在江苏常熟,沿着环尚湖北路一带走一走,人们不难发现,这里几乎家家都采用立体种养模式进行生产。常熟市农委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常熟市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尝试种养结合,种果养鸡、稻鸭共育、养猪种果、稻田养虾等立体种养发展势不可挡。

  “果园里养鸡,最大好处是节省成本。”虞山镇宝岩村果农陈永明快人快语。当前,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涨声一片,宝岩村的果农们动足脑筋降低果树种植成本。

  陈永明三年前开始在果园里养鸡,让鸡捕食蚜虫等害虫,并用鸡肥制成有机肥来代替化肥,从而减少化肥、农药成本。“该用的量不能减少,否则影响果树生长。”陈永明掐指算了算,施用鸡肥后减少追肥三四次,农药基本不用,到现在每亩地化肥、农药成本起码省下200多元。成本省了,桃子却越来越甜了。于是,从十几只到一百多只,陈永明果园里的鸡越养越多。

  尚湖镇王庄西瓜种植户黄建华这两年遇到了困惑:西瓜种植效益虽不错,但瓜农逐年增多,加上镇里的西瓜田已处于饱和状态,辛苦种瓜所获收益已经有限。怎样才能突破这个瓶颈?黄建华与当地瓜农一起利用西瓜大棚的空间优势,在上方搭起支架种植葡萄。“同样一亩地,利用空间和时间差间种葡萄和西瓜,亩效益比单纯种西瓜提高了30%左右。”黄建华笑着说。

  近年来,常熟市水稻病虫害呈高发趋势,怎样才能在少用药的同时保证大米质量?“稻鸭共作”立体种养技术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目前,这项技术已被古里镇坞坵绿色大米基地、常熟现代农业园示范基地、支塘镇蒋巷村高产优质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应用,地产优质大米正逐年增多。

  “‘稻鸭共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有机稻米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在保证稻米质量的同时,对稻飞虱等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常熟市植保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比例,一般每亩田投放15只鸭子。鸭子可以吃掉水稻田里的虫子,鸭粪能肥田,一季水稻化肥用量较常规水稻生产可减少30%至40%,农药较常规水稻生产可减少40%至50%。此外,养在稻田里的鸭子味道鲜美,每只售价可比普通家养鸭高6元。两项加起来,一亩田可以让农民多收益几百元。

  当前,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常熟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立体种养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推广,是因为它技术要求不高,效果却十分明显,而且没有风险。“操作非常简单,动物粪便就是最好的肥料。通过这两年实践,我发现西瓜、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明显提高。”春风扑面的4月,黄建华西瓜田里的鸡鸭悠闲自得,好一派田园风光。

  “立体种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熟市农委农林科的专家分析说。在他看来,目前全市现代农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农业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在基层的推广过程中,如果能够兼顾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就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江苏省常熟日报记者李德明 报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