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彩云之南天蓝水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云南信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27 9:42: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讯  “把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绿色发展的基调下,我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构建重要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力度更大,措施更实——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江流域防护林建设、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一项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掀起的“绿色旋风”过后,彩云之南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绿色畅想”已渐渐映入了人们的眼帘。

  我省位于长江、珠江等流域的上游,处于东南亚几条大河的上游,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一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将昔日的砍树人变为种树人、护林人,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由59.25%增加到64.69%;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先后启动,纵深推进。仅“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林地面积、活立木储蓄和森林覆盖率分别增加700万亩、1.64亿立方米和3.02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国土面积的52.9%。

  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以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为载体和平台,云南树起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新旗帜。以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生物物种、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保护。我省共制定了40多项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体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近5年来,全省用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近百亿元,已建有自然保护区161个,总面积298.8万公顷,形成了类别齐全、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网络,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大胆的探索,创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经验,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云南先行;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近地保护,加大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力度,为子孙后代保留下仅存几株、几十株、几百株和几千株的“个、十、百、千”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全国领先;为亚洲象上保险国内首创。

  “保护和建设好云岭大地,让江河依然那么清澈,森林依然那么茂密,天空依然那么明净,大地依然那么翠绿”,云南将再上征程,兑现承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