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赢
作者:刘惠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7 18:28:4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洛阳市是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市。2000年,洛阳市被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全面停止对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实行封山育林,严加管护,全市总管护面积为675.86万亩。10年来,洛阳加快宜林荒山荒地植树造林,累计新造林368万亩,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45%,比2000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据龙门水文站监测显示,黄河实测年输沙量由2000年的2.190亿吨减少到了0.584亿吨,减幅达73%。

  地处洛阳西南部山区的嵩县是全国天保工程先进县。过去的10年,嵩县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坚持“生态强县,绿色富民”的发展之路,取得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赢的显著成效。嵩县县长李大伟告诉记者,通过封山育林和工程造林,嵩县10年间净增森林面积98.8万亩,净增森林蓄积量5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3.31%增加到62.7%。

  嵩县自2000年启动天保工程后,把全县286万亩天然林划分为451个管护责任区,形成了“村管源泉、乡管山口、县管道路、森林公安保驾护航”的护林网络。

  据介绍,在天保工程建设中,嵩县还加强了森林生态体系基础设施建

  设,完成种苗工程30余项,全面增强了绿化种苗生产能力;完成防火通信系统、◇望监测系统、扑火指挥系统、预测预报系统等工程100余项,森林资源减灾和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天保工程不仅是生态工程,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德政工程。李大伟说,10年间,嵩县水土流失面积从326.1万亩下降至132.1万亩,减少69%,年均新增生态效益价值1.13亿元,林农人均增收翻了两番,林业总产值增长10倍以上。由于生态良好,嵩县还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

  从嵩县南行100公里,就是豫西深山里的栾川县。记者发现,在这个森林覆盖率达82.4%的天保工程项目区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得十分红火。

  5月正值栾川森林旅游旺季。茂密的森林深处,随时可见游客在观光、拍照、游玩,陶醉于美好的森林景观。

  据介绍,2010年,栾川县实现生态旅游总产值14.5亿元,占全县GDP的13.3%,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栾川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与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相比,栾川县有林地增加了145.4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9.7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667万立方米。森林资源的增长和森林小气候的持续改善,为栾川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县已建成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景区16个,其中4A级景区3个。

  据介绍,生态旅游景区中的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老君山风景名胜区,原来分别是峪湾林场和老君山林场。实施天保工程后,这两家林场借助森林景观优势,多方筹措资金,开发了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和老君山风景名胜区。据统计,去年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428万元。两家林场不仅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还带动周边3个乡镇10余个村的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栾川县已对整合全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了山水游、森林游、溶洞游、农家游、温泉游、民俗文化游、冰雪游等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旅游新格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