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朔州:吹响生态立市“冲锋号” |
作者:刘成根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4 9:02:2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今年4月以来,朔州市市区西山生态绿化带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朔州市各专业造林队、不时参加的朔州市四大班子领导、部分机关干部、朔州市军分区和武警支队官兵等陆续进行着义务植树。造林现场上,挥锹的,挑水的,覆土的,幸福和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朔州市区西山生态工程,是朔州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而进行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工程规划占地40万亩,其中20万亩为城郊型森林公园,20万亩为林草混交治理区,从2008年开始实施,到目前已累计投入7.5亿元,已治理面积35万亩,栽植各种乔灌木1800万株,修建名亭38座、道路183公里。今年该市将概算投资2.5亿元,在5万亩的工程上规划新修道路60公里,栽植各类景观树550万株,目前这项工程即将完成。 近年来,朔州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植树造林,坚忍不拔绿化荒山,生态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几年来,该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的实施,全市共完成造林154.6万亩,完成国、省道绿化991公里,村镇绿化335个,建起城郊森林生态公园10处,规划建设了西山坡、南山坡及大运高速三条百公里生态防护林带,建起了万亩以上大片造林工程30余处。全市营造林面积达到42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6.6%。其中,森林面积为287.4万亩,森林蓄积量为4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3.1%提高到现在的18.02%,增长幅度全省领先,涌现出朔城区西山综合治理工程、平鲁区环城绿化工程、山阴县西山绿化和广武生态景区建设工程、怀仁县金沙滩造林绿化工程、应县龙首山生态绿化工程等连片治理工程,尤其是右玉县铺天盖地植树、坚持不懈造林,创造出了变“不毛之地”为“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铸就的“右玉精神”成为全省的学习榜样。几年来,全市六个县区全部成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右玉县还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单位”。朔州市先后两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分别被授予 “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和“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市”。国家和省先后在朔州市召开了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现场会、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促进会。全市林业建设成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林业发展成绩令人瞩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朔州市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推进“两带、两区、二十园”的生态化建设。全市每年营造林33万亩、到2015年达到59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5%以上。其中,森林覆盖率达到24%。据悉,“两带、两区、二十园”的总体布局为:“两带”,一是洪涛山百万亩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带。南起宁武县阳方口,北至大同市南郊区,横跨朔州市朔城区、山阴、怀仁三个区县的西部山坡、丘陵地带,全长150公里,区域总面积300万亩,现有造林面积80万亩,规划每年造林10万亩,到2015年,区域造林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区域面积的43.3%;二是南山自然生态植被恢复治理带。西起朔城区梵王寺,东至应县北楼口,涉及朔城区、山阴县、应县三个区县的南部山坡地带,全长150公里,区域总面积200万亩,现有造林面积50万亩,规划每年造林5万亩,到2015年,区域造林面积达到75万亩,占区域面积的37.5%。“两区”,一是西北部生态防护林建设区。主要在平鲁、右玉两个山区县,区域总面积600万亩,现有造林面积240万亩,规划每年造林15万亩,到2015年,区域造林面积达到315万亩,占区域面积的52.5%;二是中部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涉及朔城区、山阴、应县、怀仁四个区县的平川地带,区域总面积500万亩,现有造林面积55万亩,规划每年实施农田林网和四旁树折合面积3万亩,到2015年,区域造林面积达到70万亩,占区域面积的14%。“二十园”,即在该市精心打造以生态观光、森林旅游为主的神头泉湿地公园、金沙恢河森林公园、紫金山森林公园等二十个成规模、高标准的自然生态景观园区。 今年截至目前,该市共完成营造林27.59万亩,占总任务的83.6%。特别是怀仁县西山坡绿化金沙滩二期工程5.6万亩、山阴县西山绿化北扩工程两万亩等“十大规模造林工程”,全部实行了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建大绿,做到一次栽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朔城区西山40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区已初具规模,山阴县、怀仁县沿洪涛山60万亩百里生态屏障已成片连接,平鲁区千里绿色通道百万亩荒山造林工程已基本成型,全市二十个生态园区的核心区景区建设正在抓紧推进。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崔金鑫 石永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