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洋生命告急 |
作者:宗禾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7 8:41:1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日前,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组织各方专家召开研讨会并发出警告: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给海洋环境与生物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之前科学家的预计,海洋生命很可能已进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灭绝期”。 灭绝速度让人震惊 此次会议由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和国际自然环境保护联合会共同组织召开。会议地点在英国牛津大学。亚历克斯·罗杰斯博士是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的主管,也是此次会议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说:“当我们坐在一起谈论全球海洋的变化,讲出各自所见所闻时,我们惊呆了。海洋生物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灭绝,非常非常快。”与会专家们首先回顾了近期在海洋科学领域进行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认为有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加上其他人类活动引发的后果,包括过度捕捞以及农业污染物冲刷入海等等因素,海洋生物种群和栖息地情况已经呈现出严重的恶化趋势。 会议报告发出警告称,海洋生物的退化将逐渐使其丧失继续支持人类社会的能力,甚至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平衡。 在会议讨论中,令科学家们担忧的是不同污染物相遇后产生的“化学反应”,例如,污染物依附在塑料颗粒上,然后沉入海底,再被底层鱼类吞食,这将污染物引入整个食物链;又如塑料颗粒带着有毒藻类扩散到其他地区;珊瑚则受到海洋酸化、气候变暖、当地污染、过度捕捞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全球有四分之三的珊瑚礁面临衰减的危险。或许,珊瑚礁将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消失。 会议报告中还指出,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原先预测中的“最坏情况”,这其中包括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北冰洋海冰的融化。 这些变化将会导致连锁反应,包括有害的藻类疯长,大型海洋生物数量下降,从而导致整个海洋生态食物链发生崩溃。这些整体效应引发的后果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严重。 已具有灭绝期特征 地球生命曾因小行星撞击等原因发生过五次大灭绝的阶段,第六次是否由人类造成呢?尽管如今的数据尚不能明确指出新的灭绝期即将到来,但科学家们仍忧心忡忡地指出目前的环境变化速度已经超出了化石记录中的所有已知时段。科学家们指出,人类活动正在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全球海水温度的上升、缺氧、酸度增加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地质历史上出现过的大灭绝事件发生时的共同环境特征。目前,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甚至已经超过了5500万年前海洋生命大灭绝时期的程度。 亚历克斯·罗杰斯博士说:“当我们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积累性影响效应时,我们发现情况要比我们个人原先设想的要坏得多。这是一个严重的状况,需要我们采取各个层面的、毫不含糊的应对措施。” 他警告说:“我们现在正面对一个将影响我们一生,甚至影响我们孩子以及更多代人生活的严重局面。” 蓝色星球发出召唤 作为会议报告的起草人,国际自然环境保护联合会的海洋科学和保护高级顾问丹·拉法利号召大家尽快采取行动,他表示:“海洋环境破坏和恶化的速度和程度令人吃惊。海洋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但不像我们的先辈们那样,我们这一代人明确知道该采取何种措施去应对这一局面。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的时刻就是今天,就在当下。” 报告最后指出,除非我们现在就采取行动,否则人类活动导致的严重后果将极有可能通过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污染以及栖息地丧失等因素的综合效应,最终导致一次全球尺度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发生。 为了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灾难,全球海洋状况研究会给出了许多建议,其中最紧迫的三点有: 1、立刻停止过度捕捞,特别是那些目前还无有效管理措施的远海。 2、减少塑料、农业化肥和人类废弃物等的排放,并绘制地图将排放点标志出来。 3、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