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勾画"十二五"环境宣传新蓝图
作者:张黎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30 8:57:4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专家点评


积极推进绿色大学创建


北京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主任王民


  此次出台的《纲要》出现了很多新想法、新措施,特别是“保障措施”部分提出了“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值得肯定。


  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环境法律意识的建立和环境立法工作在地方一些省市已经展开,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经把环境立法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天津市也要正式进入立法阶段。我们看到,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法制化积极性很高,一旦这项立法工作成熟起来就有希望进入到国家层面的立法程序,这是长期性、制度性、根本性的建设。


  同时,要积极推进绿色大学创建。绿色大学是与国际接轨的项目,全世界500多所高等院校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创建工作。我国目前有10多个省市的60多所大学正在提出参加这个项目的建设,推进绿色大学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是能够与“低碳教育”、“世界城市”相结合相促进的项目。


  我国已计划将灾害教育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体系,而环境保护教育在教育部、在教材和学校中体现得还比较少。对此,建议把环境教育贯穿在当下非常火热的全民旅游当中,加大社会宣传效果。


加强基础环境教育意义重大


北京市西城区科技馆特级教师周又红


  针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的不足,有关部门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此次出台的《纲要》中也强调,要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和行业职业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这对于环境宣传教育特别是基层环境宣传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纲要》出台后也可以看出,目前全国上下各个部门都非常关注环保事业,我们正与相关部门联合,编写全国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书籍;与水利部一起,编辑出版中小学水环境教育,不少院士、专家亲自动笔为中小学的孩子们写书,包括与媒体进行合作编写水故事,这也侧面反映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


  当然,目前基层环境宣教教师非常缺乏,环保团体力量薄弱,我们的很多声音传递不出去,还需要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支持。


  无论如何,我们的目的是让青少年继续关注环境保护,尽自己的能力参与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只有青少年真正地从心底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们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