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天翼团队社会实践报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2 12:49: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团队一行还没到萧山客运中心,杭州振华羽毛有限公司老总缪利民先生就亲切的打电话告知我们,他已经在萧山客运中心门口,等候我们了。我们坐上缪利民老总的车,车上缪总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下萧山羽绒厂的历史,我国羽绒工业始兴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已形成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安徽六安、河北白洋淀等10大羽绒生产加工基地。其中萧山现有羽绒企业300多家,羽绒产品85%以上出口欧、美、日、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实现羽绒工业产值80多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约30亿元。目前浙江萧山羽绒原料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6%,羽绒及其制品的出口额占全国的24%。羽绒清洗是羽绒制品里非常重要的一步, 羽绒羽毛产品都必须经过清洗消毒系统高温高压的消毒和清洗,所有有机体在处理过程中都被销毁,在操作车间里,羽绒和羽毛经过清洗去处所有杂质,在烘干处理过程中,羽绒羽毛经过高温高压处理。 

  一下车,还没进入杭州振华羽毛有限公司厂区,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腥味。刚走进厂区,便看见满天飞舞的碎羽毛。厂区大部分的地方时被鸭毛鸡毛堆满,这些原材料即将被清洗。拥有庞大的收毛队伍,具有原毛供应充足的优势,是萧山羽绒业的特色。萧山基本不产毛,但有近万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收毛大军”,长年奔波在外,拎袋提秤,走村穿巷,四处收购鸭毛鹅毛,然后投售到当地的羽绒制品厂。原毛从全国各地流到萧山,羽绒制品再从萧山流向国内外市场,萧山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收鸡毛鸭毛口罗!”这是许多人非常熟悉的吆喝声。随着这一声声悠悠的叫声找去,十有八九你能碰到地地道道的萧山农民。谁能想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已成为萧山举足轻重的产业。如今,萧山人已不满足于走村穿巷,而是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萧山羽绒产品已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95年至今,羽绒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去年全区出口羽绒14699吨,出口比重超过了40%。国际羽毛羽绒局主席简瑞•汉纳尔先生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羽绒生产出口国,年贸易量达到8万吨,占世界羽绒贸易量的80%。萧山不仅是中国的羽绒之都,也是世界的羽绒之都。”看见厂里的工人正在将羽绒搬至清洗间,我们一行也帮起忙来。我们虽然干的大汗淋漓,但是非常的高兴。

  经过中午的休息调整,我们团队一行先进入羽毛含绒量检测间,向检测员学习含绒量的检测方法。团队的同学经过认真学习后,还自己检验了部分羽毛的含绒量。随后团队一行进入羽毛清洗间,向厂区工人进行羽绒洗涤,除尘,烘干过程的学习。随着羽绒业的不断兴起,萧山“北天鹅”、“柳桥”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羽绒加工设备,积累了大量资本,在生产技术、产品档次、加工深度等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目前该区拥有羽绒水洗设备70余套,加工能力2.5万吨;分毛机280余台,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有25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企业生产的气息,并对羽绒的生产过程有深刻的体会,意识到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学生的思想上进行了直观而深刻的教育。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最好途径与方式。通过这次自己的亲身实践,我们组进一步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为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