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重庆构建数字环保体系
作者:聂廷勇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2 18:59: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中国环境报记者 聂廷勇 重庆报道 通过一个基于GIS的综合整治实时作战平台,即实现对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信息的全方位汇集和实时动态展现。记者日前从重庆市召开的第一次全市环境信息化工作会上获悉,重庆市以“一张网”、“一个图”、“一个平台”为基础的环境信息化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为全市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庆市力争到2015年实现环境信息网络覆盖全市,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完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满足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需要,环境信息化与环境保护业务高度融合,重点核心业务全面信息化,环境信息资源成为环境管理与决策的主要依据,以全市环保“一张网”、“一个图”、“一个平台”为基础,构建市区两级“数字环保”体系,在行政审批、环境应急、监控预警等业务领域实现从“数字环保”到“智能环保”的转变。


  重庆市在西部率先建成了基于空间地图的重庆市环境基础数据库,包含环境敏感点、质量监测点、功能区、饮用水水源、污染源等300余种专题,共汇集数据627万余条,初步实现环保数据的集中电子化管理,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重庆市率先开发了产排污系数查询和技术报告数据分析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中,在西部率先完成监控中心建设,并在全国首个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支持了使用在线数据直接进行处罚和排污收费。目前系统已接入283家企业的361套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涉及38个区(县),实现国控重点污染源接入率达100%,在全国名列前茅。


  环境监测信息化工作中,已建成含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55个、超级站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2个、噪声自动监测站21个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和全市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40个区(县)城镇空气质量每日公布和监督性监测数据联网报送,初步建成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

  此外,饮用水水源、土壤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重大专项调查工作均引入信息化服务,完成了993个乡镇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的空间定位和保护区划分、1567个土壤污染调查点位的统一编码及空间标注,完成了物种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项目建设,建立了以40个区(县)为单元的生物物种普查资源数据库和物种信息发布网站。


  巴南区在创模工作中开发启用了“次级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系统”,此系统通过丰富的动态数据、直观的展现方式和便捷的操作界面打造了一个基于GIS的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实时作战平台,实现了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等重点工程目标、工程进度及次级河流水质现状等信息的全方位汇集和实时动态展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