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长江生态恢复加快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1 8:06:4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秀丽迷人的长江湖北巴东县城水域。

  梁 斌摄(中新社发)

  农业部近日与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五省联合举办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修复放流活动,放流淡水经济鱼苗和其它珍稀濒危鱼苗约13亿尾,种植水草13.5万亩,底播贝类2100万粒,这是农业部为恢复全国渔业生产采取的又一重大措施。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流域内的生态系统正在加快修复。

  渔业资源修补有方

  此次活动在长江中下游五省同步设立放流点101个,重点对“一江五湖”(长江、洪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泽湖)的渔业资源进行修复。

  统计数据表明,长江中游“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数量由2005年的1.1亿尾恢复到2010年的4.3亿尾。

  湖南省岳阳县渔政局副局长梁大寒表示,今年春夏之际的特大干旱给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渔业生产带来十分沉重的打击,洞庭湖定居性草上产卵鱼类所需的水草面积减少,因此主要定居性经济鱼类资源量减少,渔业减产六成以上。

  为修复受损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增殖放流活动。2006年以来,农业部先后与18个省区市联合举办26次增殖放流重大活动,全国各地共投入资金近21亿元,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达1090亿尾。仅今年,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五省已举办各类增殖放流活动200余次,放流经济鱼类苗种达17.65亿尾。

  多举并进加速复原

  除了增殖放流活动外,我国政府还采取了其它一些加快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长江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今年,湖北渔业部门制定了湖泊生态修复规划方案,针对洪湖、梁子湖、龙感湖、长湖等34个急需生态修复的湖泊,确定了移植水生植被等生态修复方式。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局长曹英华说,今年湖南将加大水生生物的监测力度,组织科研力量对洞庭湖及其相通水域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监测和修复保护技术研究。

  经过努力,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旱涝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改善。长江水土流失的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全流域实现了水土流失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折。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介绍,经过20年的连续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四大片”(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陇南陕南地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0%,荒山荒坡面积减少了66%,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稳步落实生态蓝图

  虽然我国长江流域的生物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仍然是维持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稳定的核心。

  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长江委水土保持局表示,下一步长江流域还将实施生态修复10万平方公里,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建成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工程。到2015年末,力争使全流域70%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或生态修复,逐步实现流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