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 |
作者:龚金星等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1 8:07: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盛夏的贵阳,气候宜人,草木葱茏。 2011年7月16日至17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大学、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市举行。 会议以“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和挑战”为主题,举办了科学论坛、教育论坛、企业家论坛、城市规划典型案例和最佳实践论坛等10多个专题论坛,近千名海内外嘉宾出席,发表了《2011贵阳共识》。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高度评价。与会者特别是国外嘉宾高度评价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就,认为中国政府一直秉承清醒的认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机遇,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行动,在建设生态文明上跨出了大大的一步。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与会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回到原始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战略规划署署长汉斯·道维勒说,要普及生态和环保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转化成实际成果,保障所有人的生存。 为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0周年峰会做准备。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整合政界、商界、学界、民间各方智力资源,进行战略思考和综合研究是会议的一大特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希望会议为各国及全世界实现低碳绿色经济的目标提供动力,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同时拓展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的新市场,特别是希望此次会议为明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0周年峰会做好重要准备。 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建设成为长期性、制度性高端平台。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王玉庆认为,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聚合了全国政协的智力优势和高层影响力、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优势和专业优势、北京大学的学术优势和品牌效应、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组织优势、贵阳市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既有思想的盛宴,也有实践的结晶,必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十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龚金星、朱思雄、汪志球采写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