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太湖低碳生态养殖实现经济环保双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31 15:35: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太湖县积极推广“低碳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应用生态养殖技术,不仅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减少因快速发展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畜禽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养殖环保双赢。

    随着规模养殖业发展,2000多家户(场)畜禽排泄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为此,太湖县未雨绸缪,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在规模场新建和扩建时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要求业主科学规划,切实做好污染物减排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鼓励农户配套沼气工程。目前,全县共建成户用沼气6800户、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处、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40个、节柴灶1000台,新仓镇鸣山村率先成为全县第一个千池村。太湖县重点推广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和大型沼气工程,截止2010年底,建设30立方米以上沼气池达48口。覆盖全县的农村沼气乡村服务体系已逐步建成,“三沼”的综合利用率正在逐步提高,土地、生物能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着力发展立体循环养殖。近年来,太湖林地养殖、猪沼鱼、猪沼果等立体循环养殖发展很快,示范场达19个。通过种草养畜着力发展草食动物。充分利用184.95万亩山场和81万亩成片宜牧草场推广人工种植牧草7.45万亩,牛羊养殖量达4.5万头,彻底改变了草食畜养殖严重失衡的局面。着力推进发酵床养殖。花亭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晋熙镇程岭村建立发酵床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位于海拔700米的山上,32栋猪舍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5栋母猪舍也是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该场使用发酵床养殖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型养殖场粪便处理和恶臭的难题,而且每饲养一头育肥猪还可有效节约成本40元,节本增效明显,被推广应用,全县山区发酵床生态养殖发展势头强劲。

    禽畜养殖业推行养殖新模式,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去年,太湖县以家禽、生猪为主的养殖业总产值突破13亿多元,成为太湖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