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海省实现沙化土地扩张与治理相持平的历史性转变
作者:李文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7 16:09: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通过认真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治理项目,我省实现沙化土地扩张与治理相持平的历史性转变。最新的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我省沙化土地面积由2004年的1255.8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柴达木盆地、黄河源头、长江源头、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成效凸显。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林业重点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工作,在重点沙区县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林业工程项目,每个沙区县都有林业工程覆盖,同时,将防沙治沙与农田防护林、青藏铁路公路防护林、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每年下达国家林业工程建设任务时向沙区倾斜。“十一五”期间,全省沙区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21.06万公顷,完成国家投资2.18亿元,为目标任务的210.6%。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紧密结合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重点组织推广了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整地、容器育苗及造林、生态经济型树种繁育及无公害丰产栽培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104项。在沙区建立了一批科技推广示范区(点),示范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比常规造林高出10%左右。通过实践探索,基本摸清了全省高海拔沙地治理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小治理,大封育”的治沙思路,在城镇、乡村人口聚居区开展人工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大范围的沙化土地以封育为主,进行大面积的封沙育林育草,实行禁牧、禁伐、禁采、禁垦,依靠自然修复能力恢复原生植被。(作者:李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