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战略机遇期应有战略布局 |
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8 9:43:3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山东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推行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而这事实上给山东孕育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记者:当前,环保产业整体处于怎样的发展状况?您能否估算一下,未来10年,山东省环保产业市场将有多大规模?
张波: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包括山东省环保产业发展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节能环保被国家列为“十二五”期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也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持续推进,未来50年,从东到西,中国必将逐步呈现一系列规模可观的环保市场,发展环保产业方兴未艾。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进一步加严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环保产业市场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展。预计到2020年,山东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市场容量将超过5万亿元,主要集中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和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环境保护监管以及居民生活环境安全产品开发生产等领域。
让潜在环保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
记者:环保产业发展离不开环保需求的推动,在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山东有着哪些认识和实践?
张波:环保产业是支撑环保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环保产业市场与一般市场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环保产业市场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公众的环境需求和环保规制、政策及其实施力度。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
潜在市场,是指客观存在且具有巨大需求,但是由于规制、政策及监管等诸多因素不到位而未显露或未成熟的市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市场。因此关于环保潜在市场的战略判断十分重要,会正确引导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走向。
现实市场,是规制、政策、监管都比较完善后形成的市场。比如,山东省通过强化环境监管,不断提高排放标准,提供了促使环保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客观条件,形成有需求有供应的交易市场。这时候,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促进供需对接,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
当前,扩大环保市场内需,就是要把环保潜在市场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转化为现实市场,通过发展环保产业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劲动力。
记者:当前山东的环保产业市场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有哪些新的需求?您认为,环保企业应该如何扩大市场份额?
张波:目前来看,山东省环保市场主要包括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监控,生态修复和保护,日常生活环保产品这六大领域。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加快实施造纸、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项目;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扩、改)建、再生水利用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水污染物减排工程;开展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试点,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加强赤潮、绿潮监测、监视和预警能力建设,建立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为环保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省内外乃至国内外企业在山东省投资提供了无限商机。
我认为,环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拿到多少市场份额,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包括企业决策层的战略判断力,企业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及管理水平。希望相关企业从这4个方面着手提高,在山东省环保市场上拿到更多份额。
如何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记者:业界普遍认为,要壮大环保产业,就要有平台、有抓手,在这方面山东有哪些创新?
张波:在这方面,近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资金、两个平台”,努力促进环境保护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
“一个资金”是指从2005年起,山东省财政每年列支环保产业发展推进资金,支持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的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性研究及应用推广。
“两个平台”中首先是搭建环保产业市场平台。定期举办山东生态省建设高层论坛暨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组织省内大批环保技术需求项目参展,设立17个市的环保需求展,公布项目的性质、规模、资金渠道、建设和运营方式、技术需求和合作途径等有关项目信息。此举使供方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给国内外高水平环保技术提供更多机会,同时也能把好的技术、产品引进来,有效提高市场效率。我们已经举办了4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共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8694项,协议额度达1436亿元,通过绿博会这个平台,努力用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益实现供需对接。
另一个就是设立了山东省环保技术服务中心。“开放、融合、服务、共赢”是中心的工作原则。要建设面向省内外、国内外环保企业和机构开放的公共创新和供需对接服务平台,通过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人才、研发资源和资金,形成“政、产、学、研、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和利用内部设施和社会公共资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研发、孵化、测试和技术推广服务,同时,为政府的环保中心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以推动环保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实现企业、行业、社会、环境以及参与各方的互利共赢。
环保技术服务中心是山东省环保厅新设立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大概全国独此一家。这是山东省环保厅引导和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供需对接、规范环保市场、为全省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服务的又一个创新举措。
中心主要职能有4项,即供需对接,成果推广,推广先进成熟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作为绿博会日常办事机构,组织举办绿博会,并利用环保产业研发基地展示平台,进行技术、产品的集中和常设展示。通用测试,规范市场,建设和利用环保技术通用测试平台,联合省质监局,制定和建立相关标准、制度,开展技术和产品的质量、性能测试,实行市场准入和指导,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产品孵化,培植企业,为研发成果、技术和产品未形成批量生产的企业提供技术孵化生产条件,并与济南高新区建立产业承接关系,孵化成功的产品推荐转移到高新区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推广。中间试验,技术研发,为环保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中间试验条件,并组织政、产、学、研、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源为技术研发提供服务。
“一个资金、两个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有效促进了山东省环保企业对世界先进技术的交流、引进和消化吸收,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迅速涌现了生活污水除磷脱氮、烟气脱硫、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厌氧沼气高品质净化利用等一大批具有领先水平的环保技术,并实现市场化应用,带动全省环保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为何要解析重大环境瓶颈? 记者:据我们了解,山东省组织开展了对若干重大环境瓶颈问题的解析,为什么要解析环境瓶颈,能对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波:我们围绕山东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若干重大环境瓶颈问题的解析,在全省39个行业中,确定了14个重点行业,再从中进一步确定了17个分支行业,解析和提炼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症结,这也就提出了相关的环保科技需求。
造纸以前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是污染第一大户。从2003年开始,山东省环科院和一些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经处理能将造纸废水化学需氧量降低至60mg/L以下,而且相当一部分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回用。这一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造纸行业高污染、高耗水问题。这个行业也就此可以逐渐向传统生产方式告别。
我认为,没有真正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观念、标准、技术和管理。只要有了先进的观念、标准、技术和管理,落后行业也有希望脱胎换骨成为先进生产力。环境瓶颈问题的解析和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正是环保部门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
解析出行业发展的环境瓶颈问题后,我们将会同科技、经济等有关部门向国内外企业招标,并给予资金支持、开现场会。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企业要赢得利润、获得发展,一定要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环保瓶颈症结,要解决问题、发挥作用,通过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