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治荒山,推出“经济林疗法”
作者:张通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1 8:14: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攀枝花完成“建立国家级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建设示范基地研究”课题

  本报讯(记者 张通)近日,攀枝花市完成“建立国家级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建设示范基地研究”课题项目。该项成果为助推金沙江干热河谷荒山治理与开发进程,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参考。

  2010年5月,攀枝花市林业局委托该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开展该项课题研究。一年里,课题组通过信息收集、实地考察、座谈调查、专题研讨等形式,形成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并撰写8篇论文及一本书。

  报告指出,攀枝花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建设中,具有区位、热作面积及品种、江河水资源、气候资源等优势。其中,气候表现出南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双重优势,是我国其他热作区所不具备的。但同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存在旱季时间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等制约因素,土壤自然肥力低下,理化性质差,有机质含量低,存在石漠化威胁。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成员孙世明认为,干热河谷生态建设无捷径,只有先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优势产品生产基础,生态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近10年来,我们先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通过引种试种印楝、优质小粒种咖啡、辣木、檀木、迷迭香等作物,不仅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也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该协会成员张杰雄说。同时,课题组专家建议,攀枝花市应进一步发展热带作物,深度开发特色优势经济林木,树立以经济效益为纽带带动荒山治理开发理念,采用“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者(负责经营管理)+农民(以荒山、劳动力参与)三结合”的运作模式,人工动植物群落的种植养殖模式和机械化开垦荒山梯地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