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发力循环经济 绿色天津焕发青春
作者:周雪松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2 10:27: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天津市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同时提出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循环经济为这座城市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时值初夏时节,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再次踏上这片热土。与数年前相比,记者明显感觉到这里水更清、天更蓝,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也正是循环经济与绿色天津建设,使得津门这片古老的土地,变得更加年轻。

  城市嬗变:在自我净化中颠覆传统

  日益加速的城市化正给人们带来持续的挑战,城市垃圾、污水等废弃物如何更为有效地处置?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难题。在天津采访期间记者发现,这座城市愈发年轻,焕发青春活力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奥秘,俗称“静脉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便是其中之一。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产品及其废弃物的再回收与永续利用,换句话说,循环经济就是把废物变成资源的过程。”5月12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开发区)环保局总工程师卫红梅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开发区从2001年开始就提出做“生态工业园区”,目的就是仿照生态系统,高标准、高起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园区。

  卫红梅告诉记者,开发区探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起步较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将其列为“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试点项目”,为全国仅有的四家试点园区之一。从2002年开始,开发区便着手做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从清洁生产入手,探索生态工业园建设。2004年,开发区正式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园区。

  开发区为综合性园区,整个园区有数千家企业,同时这里还居住着几十万人口,每天产生大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循环机理建设生态园区,确实不易。但是卫红梅说,开发区坚持点、线、面相结合,通过抓企业、产业链和规划,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强化排放监管,促进整个园区实现产业生态化。

  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每天开发区产生的污水,全部进入了污水处理厂,处理率为100%,经过处理后污水最终又都变成了干净的水源。卫红梅向记者提供的“泰达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显示,包括水循环系统在内,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共分为五大系统,相关系统和企业之间以产业链为纽带,相互依托,上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到了下游企业就变成了原料,真正颠覆了传统观念,做到了变废为宝。

  “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废物的。”卫红梅告诉记者,开发区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社区”、“将绿色办公进行到底”,通过在园区内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致力于将各种废物吃干榨尽,将其变成有用的资源,城市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自我净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从天津市发改委获悉,“十一五”期间,天津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坚持把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其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1.26%和9.6%,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

  经过不懈努力,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并在整个天津范围内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天津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目标的实现。

  经济转型: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记者采访发现,天津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早、机制新、成效初显。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项资金,出台了指导性文件,编制了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重点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