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作者:苏振锋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2 12:01: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已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

  一是观念支撑体系。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程度,对发展循环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各级领导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各省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广大公众自觉地参与到推动循环经济的行列中来。如贵阳市为了向公众普及循环经济的有关知识,策划、组织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宣传培训系列活动:开通了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专业网站,组建了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宣传网络,编印了《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市民必读》小册子;举办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巡展活动”和“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校园行活动”;针对不同需求,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公民的认同度大为提高,根据城调队调查,贵阳市有92.89%的市民赞成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生态城市。

  二是政策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决定着循环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目标,对循环经济主体产生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要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发展循环经济主体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保障其应得的经济利益。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要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为循环经济的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是法律法规支撑体系。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对循环经济主体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能不断激发各种主体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地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惩处,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循环经济良性运行。特别在西部地区有关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下,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裁决。

  四是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和引进成本低、效益好、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环节。发达国家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促成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国的经验证明,循环经济能否发展,科技是先导、是支撑。西部各省区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和科技发展的研究,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研究开发和推广无害低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效益好的目标。

  五是消费支撑体系。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建立以循环利用为基础的绿色消费方式,可以促进消费结构改变,进而会导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