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秦岭西安段两部规划初步拟定 欲打造大美秦岭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26 8:37:5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如何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西安市民赖以生存的水源地?如何全面遏制秦岭地区环境遭破坏的趋势?如何破解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打造大美秦岭? 在昨天召开的《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上传出了好消息,两部规划方案目前已初步拟定。 科学规划 决定秦岭的未来和发展 据市规划局局长惠西鲁介绍,秦岭以其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植物的多样性及文化深厚和环境优美,而被大家赞誉为国家中央公园,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用,是打造一级旅游目的地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安市民修心养性的重要场所,这些功能的实现,都要有科学的规划基础为引领。 市秦岭办主任和红星说,此次规划方案还仅是初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这样的规划决定着秦岭的未来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秦岭生态资源,争取到2020年,将大秦岭西安段打造成生态旅游区,成为中国的中央公园。 规划目标 打造游居皆宜的生态旅游区 据了解,《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融合、游居皆宜的生态型旅游综合区。根据规划,大秦岭西安段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六区县,规划范围东、西、南至西安行政界限,北至环山路以北1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5852.67平方公里。 秦岭北麓区域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社会民生、高新科研类产业。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整合农业、旅游、文化、民生,高新技术产业,以环山路为主线,均衡、团簇式布局,避免线状发展,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研发创意、康体生命、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 空间结构 构筑山水田城生态格局 规划提出,根据环山路沿线空间发展形态,依托秦岭珍贵的空间和生态承载能力,形成“一轴、六纵、六片区”的空间结构模式。构筑山、水、田、城生态格局。 “一轴”: 即沿新环山路以北1公里向南至山脚线,东西延伸至蓝田、周至出境界的发展主轴; “六纵”: 即以黑河、涝河、沣河、潏河、浐河、灞河为依托的绿色生态带; “六片区”:即太白山旅游观光区、楼观台旅游度假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终南山文化产业区、汤峪温泉旅游度假区、临潼国际旅游度假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