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南积极营造野生动物"避难所" |
作者:陈伟光 罗昌爱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27 7:59:3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人民网海口8月26日电(记者陈伟光、罗昌爱)记者日前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采访了解到,通过加大保护力度,目前,在已记录到的431种脊椎动物中,新发现的就有25种。海南省迄今已建立30处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从2000年前不足10万公顷增加到目前24万公顷,增加1.4倍,成为野生生物的“避难所”。 据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关进平介绍,“十一五”期间,海南坚持生态立省方针,共投5728万元用于保护区、湿地恢复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设基层护林站点39个,新建3处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为提高管护人员素质,每年举办1-2次规模较大的培训班,受训人数近2000人次。目前,海南已初步形成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湿地等保护类型较齐全的保护网络框架。 通过不懈努力,海南特有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数量从建保护区时的7只发展到今天的25只。珍稀物种——黑脸琵鹭在东方四更湿地越冬的数量逐年增加,今年数量达到91只。一些珍贵的濒危物种在保护区中也能经常发现踪迹。日前,国家专家组对海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评估,6个国家级保护区中,五指山、尖峰岭、大田、霸王岭4个保护区被确定为“优秀”等级,吊罗山、东寨港2个保护区被确定为“良好”等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