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城市花园兰州生态建设的智慧之选 |
作者:韩成斌 文章来源:兰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1 8:54: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黄河之畔的兰州,夏秋两季,草木葳蕤、绿荫繁茂。尤其在国际马拉松赛、兰洽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以及黄河漂流赛等一系列喜庆节会和赛事的浓厚氛围中,兰州南北两山青翠、河柳相依、花草吐翠、树木葱郁,一片片林荫的呵护下,将“丝路夏宫”这一美誉诠释得淋漓尽致。之所以有如此可喜的变化,和近年来我市转变绿化理念、建设生态花园城市并为此作出的种种不懈努力密切相关。
生态园林 雏形初现 从“背冰上山”到两山苍翠,从引种试栽到城区绿树成荫,从山水兰州到园林乡村,从生态宜居到如家之城。市园林局绿化处负责人说:“生态主题将成为兰州绿化未来的智慧选择,而作为生态城重要载体的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说,因历史地理及气候原因,兰州园林绿化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来自兰州市园林绿化局的统计数字显示,近60多年来,兰州园林绿化取得历史性跨越。 立体绿化 城市化身大园林 不可否认,无论在市民眼里,还是在专业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心中,兰州城市园林绿化还有很多不足,亟待提高。对此,安宁区城市绿化管理所负责人感同身受:“我们和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上确实还存在差距。”谈起其中的原因,他认为:“兰州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兰州的自然条件。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有效的条件下去进一步改造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园林建设是实现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这就需要园林工作者从以前简单地对点、线、面上的绿化,变为如今的几何图形绿化。从以前的绿化美化净化,提升到园林绿化艺术化。”用花草塑造成动物、吉祥物、建筑物、几何图形等多种立体造型,形成长期性的立体绿化景观,给城市增加艺术文化内涵。像大多数城市一样,这是兰州立体绿化的基本雏形。 园林产业 新支点引领新经济 “让城市环抱在森林中,让人们生活在花园中。”这是几代兰州人的梦想,而现在,梦想就在眼前。根据兰州市园林绿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兰州市“十二五”乡村园林绿化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3.9亿元。 兰州离生态乡村到底有多远?兰州市园林绿化局绿化处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5年,兰州将发展壮大园林绿化产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培养若干个实力强、资质高的园林绿化产业集团,从园林人才、苗圃产业、景观林产业、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推进园林产业发展。 兰州市园林局相关专家指出,“十二五”兰州面临园林绿化建设的三大机遇:加快发展乡村园林绿化的愿望更加迫切;加快发展乡村园林绿化事业的宏观政策环境更加宽松;加快发展乡村林绿化事业的空间更加广阔。 田园景观 乡村发展的新契机 市园林局一位专家这样描述兰州未来的立体景观:以兰州市四版规划实施为契机,大力扩展园林绿化的外围空间。确立“大兰州、大园林、大生态”发展目标,抓住“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安定新城区建设、兰州新区建设的机遇,将园林绿化向乡村外围转移,重点实施生态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生态防护体系。 他说,要规划建设环城山地公园,继续实施“两山建公园”工程,通过增加人工植被的多样性,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逐步将目前以生态绿化、水土坚持为主的生态防护林地整治提高为乡村公共绿地。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乡村规划学院副院长,就园林建设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生态乡村建设已成为新的趋势,随同这一趋势,乡村景观园林将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方向,而整个产业链还会带来巨大的就业空间。 许新亚认为,未来乡村绿地系统建设中,兰州完全可以利用黄河水资源,把黄河两岸和两山绿化起来,建立起两山与黄河构成的三大纵贯东西的绿色景观带,然后,通过南北既有洪道整治,把连接两山与黄河的排洪沟绿化起来,形成一条条横连南北的绿化带,这样,整个城区就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林水相依的绿色生态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绿地系统,实现森林进城,人进森林。 记者手记 采访途中,记者在湿地公园看到了这样一幅情景:一群美术学院的学生,徜徉于蜿蜒的木栈道上,或观赏景物,或信笔写生,他们没有谈笑更无一丝喧哗。也许在他们的创作中根本不需要喧哗,但更重要的是,也许他们与天人合一的湿地公园达成了有机的默契,唯其如此,才有安祥的水鸟、幽僻的世外乐园。 植物的生长周期是短暂的,但其生命力却是永恒的。当经过园丁的精心堆砌雕琢,一株株原本平凡的绿植化身寓意丰富、形神兼备的绿色雕塑,那种立体的美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在实地采访中,记者不断地被一件件立意深远、简洁明快、创意独到的绿色雕塑和立体景观所折服,绿意如斯、美得深邃,其中包含着多少城市园林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当然,更离不开市民的关注与呵护——爱绿,更要护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