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南长臂猿种群调查获得重大发现 |
作者:姜恩宇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5 16:08: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这是新一群海南长臂猿中的母猿摄于9月21日。新华社记者姜恩宇摄
动物学家在刚刚于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束的海南长臂猿种群调查中发现,珍贵的海南长臂猿组成一个新的“家庭”,保护区的海南长臂猿从过去的两群增加到三群,总数23只以上。
![]() 这是新一群海南长臂猿中的另一只母猿(摄于9月21日)。新华社记者姜恩宇摄
9月16日至22日,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共同组织海南和香港专家以及海南霸王岭、鹦哥岭、俄贤岭三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者四十多人,分为七个观测调查组驻扎在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中,每天早晨五点钟开始奔赴18个观测点进行同步观测调查。在位于霸王岭保护区东部的热带雨林中,调查队员们多次观察记录到一个新的海南长臂猿“家庭”,由一只雄性和两只雌性海南长臂猿组成。 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曾新元说:保护区原有的A群和B群长臂猿是稳定的两个长臂猿“家庭”,有稳定的成员和活动区域,这次考察新发现的一群由三只海南长臂猿组成,活动区域也和其它两群完全不同,是一个新的群体。 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主任陈辈乐博士说:海南长臂猿具有固定的“夫妻”关系,只有组成新的“家庭”才会繁殖后代。这次考察中发现海南长臂猿组成了新的猿“家庭”,意味着保护区内独猿减少了,能繁殖后代的繁殖群增加到三群,对整个海南长臂猿种群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中国境内数种长臂猿中最独特和珍贵的一种。它们仅生存在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中,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重要对象。成年海南长臂猿身高110厘米左右,体重7至8公斤,其一大特点是双臂展开长于身高。成年雌猿毛色为金黄色,成年雄猿为黑色。海南长臂猿以“家庭”的形式生活,一般为一只成年雄猿、一到二只雌猿和几只未成年幼猿组成一个小家庭一起觅食玩耍和休息,还有部分刚成年的海南长臂猿在未组成“家庭”之前单独在森林中游荡,被称为独猿。海南长臂猿7至8年性成熟开始繁殖,每两年左右繁殖一次,每胎只生一只幼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保护区以来,专家和保护工作者准确记录到的海南长臂猿繁殖群一直维持在两群。 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惟一保护海南长臂猿及其生活环境的自然保护区。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广东省最初设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和白沙县两县交界处,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区内原始热带雨林茂密,为海南长臂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