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部分中小河流将禁止建坝 保护河流生态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5 16:17:4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四川省环保厅发布《四川省“十二五”自然生态保护专项规划》,针对我省河流水生态提出具体措施 紫茎泽兰、水葫芦等外来入侵物种的迅速扩张;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等主要河流完成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河流湖库化现象严重;城市绿地系统不健全,热岛效应显现……在日前省环保厅发布的《四川省“十二五”自然生态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我省局部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恶化,生物多样性也面临较大威胁。 对此,省环保厅表示,未来5年,我省将重点推出12个方面的措施推进生态建设,逐一改善解决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届时,我省部分重点流域上游尚未进行水电开发的中小河流,明确划出禁止建坝的受保护河流或者河段,以此来解决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的问题。 河流生态堪忧湿地过半湖泊干枯 《规划》称,过去10年,我省水电开发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等主要河流都已经完成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大量三、四级支流也呈现出全流域梯级开发的局面,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 除此以外,若尔盖湿地生态环境的质量也面临着退化和恶化问题,若尔盖湿地原有大小湖泊300余个,如今约200个湖泊已经干枯,沼泽退化、旱化严重,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四川省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盆地、川西南山地以及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带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改进措施:部分中小河流河段禁止建坝 《规划》具体提出,我省将开展全省河流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届时,将对部分重点流域上游尚未进行水电开发的且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小河流,明确划出禁止建坝的受保护河流或者河段。而对于受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影响较强、河流生态系统急待恢复的区域,大力推进河流两岸生态保护带建设。 建立健全水利水电、旅游、矿产资源开发以及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制度,落实开发建设单位的生态保护责任。 针对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工程活动,我省环保部门还将开展我省中小河流抢救性保护对策研究,开展生态影响效应评价、生态系统演变过程调控、生态风险规避与应急对策研究,开展重点流域水电开发对陆生、水生态影响跟踪调查及响应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生态 新建2至3个省级生态保护区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规划》认为,我省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滞后于城市规模扩张速度。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则是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生态用地不足,水系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体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显现等问题,进而威胁到城市健康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城市对生态用地的侵占,自然绿地的被损坏等问题,都会导致生态压力增大,引发区域性生态问题。 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系列问题,《规划》表示,未来5年,我省将以实现低碳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目标,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度,以此来构建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届时,我省逐步探索出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并推动开展2-3个生态城市建设试点;选择具备试点示范效应的小城镇建成区开展生态小城镇建设,至“十二五”末建成一批生态小城镇。 其次,环保部门还将在对确保全省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新建2至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省、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能力建设,来保障生态功能保护区质量。 关键词:生物保护 实施《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规划》介绍说,随着开发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人类活动的干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受到胁迫,部分自然保护区受到新的开发建设活动挤占。 此外,掠夺性捕捞、江河水质污染及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强烈干扰,造成物种减少和消亡。紫茎泽兰、水葫芦等外来入侵物种的迅速扩张,也对我省生物多样性造成了较大威胁。 根据《规划》内容,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颁布实施《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力度,选择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迫切的市州,开展市州级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的制定。 在此期间,我省还将强化保护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和抢救濒危珍稀野生生物,优先保护关键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继续做好生物物种资源就地和迁地保护。开展小种群物种的人工培育试验,促进种群恢复。 针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我省还将重点研究紫茎泽兰、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等入侵生物的防治技术方法、措施,控制局部区域的入侵生物发展危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