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加速 |
作者:朱菲娜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1 11:10:1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这里原本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2008年,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亲自定下中新天津生态城这个项目,如今已满三周岁。日前,一套由中新两国专家联合编制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即将发布,中新天津生态城虽然还是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但这座以绿色和低碳为己任的崭新城市初具雏形、日渐崛起。 曾是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首席新闻秘书的天津生态城总裁何东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三年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商定要在天津建设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市,于是,无数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个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战略性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不可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高消耗、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面对日益恶化的世界生态难题,并探索出全新的城市化产业化道路。“生态城的建设,不仅是开垦一片荒地,更是一次关于未来城市命运的思考与行动,是一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实践,将为今后发展提供样本。”何东雁说, 自2008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短短3年间,生态城8平方公里的南部片区开发建设已全面展开,共建成市政道路44公里,完成了150多万平方米的盐碱地改良及景观绿化,建成了蓟运河口微风发电、服务中心停车场光伏发电项目等生态示范工程,打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清洁水源、废物与环境管理和乐活休闲产业六大生态产业群的目标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生态城已吸引投资500亿元。 目前,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中,已由中新两国专家联合编制了一套较为详细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量化的目标和基本依据。指标体系包括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涵盖诸多领域,例如大气质量与水质、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供应、绿色建筑、交通、垃圾管理及回收、能源节约以及采用可再生能源。 以建筑为例,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建筑要求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建筑设计一开始就采用“被动式设计”,减少对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需求,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以及使用节能节水设备,减少能耗,降低绿色建筑的成本。 同时,生态城确定了八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以及绿色房地产等。此外,积极探索解决传统城市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等“城市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新兴产业的重视,以及绿色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在借鉴新加坡等城市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城市管理体系,无疑都将为这座生态城市增添活力的“砝码”。 不久之后,在生态城内,人们在家中就可以喝到健康放心的直饮水,在办公室用手机就可以对家中的热水器进行开关,丢弃在垃圾箱中的垃圾会被气动垃圾收集管道中产生的负压气流吸出,运往垃圾收集站……这些理想就会变成现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