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升汽油可往返北京和上海 看大学生打造节能车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4 8:43:4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让节能成为习惯 湖南大学 柴子凡 “这次广州Honda节能汽车竞赛,我们誓进前十!”临近比赛,湖南大学“潇湘之鹰”车队队长周全明信心十足。 2007年,湖南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为参加第一届“Honda节能汽车竞赛”,专门组建了一支车队,命名为“潇湘之鹰”。今年是车队第五次参赛。从8月中旬到9月,车队进入紧张的装车阶段,参赛车辆可以在10月初试行。 在制造节能车的过程中,参赛队员各自有不同的感触。队员王理睿说:“节能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中处处有节能,但我们总是忽略。节能虽说处处可见,但真要去实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节能技术、环境条件、社会意识等都有关系,尤其是人们的节能和环保意识最为重要,‘Honda节能汽车竞赛’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此。” 将节能进行到底,让节能不只停留在最终耗油量上,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节能尝试,让节能成为一种习惯,才是真正的节能精神。 进军广州 我们准备好了 西南大学 邵鹏 虽然已是午后,但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西捷车队队员却没有休息,他们依然还在抓紧时间制作车身、清理零件。据团队负责人曾波介绍,西捷车队组建于去年10月,相比去年,西捷车队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力求在节能减排上做到最大化。 作为车队负责人,其中一项需要曾波完成的重要任务就是购买材料和零件。他每周至少要两次坐车去主城区,有时为了一个零件要跑遍渝州五金城和老坡顶摩配市场,“最让人沮丧的是由于买不到合适的材料奔波一天却空手而归”。 最痛苦的莫过于在固定零件时,电弧焊散发出的弧光辐射对身体的刺激。由于大部分皮肤暴露在外面,长达数小时的弧光辐射使其变得通红且又疼又胀。晚上洗澡时,曾波甚至都不敢用力搓洗,水龙头一开,就会发现顺着自己身子留下来的水竟然成了暗红色的。 “暑假这两个月,我们完全没有了时间概念,不知道今天是几号,只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曾波说,在与环境的博弈中,他的车队始终没有说过放弃。“既然我们选择了,就要坚持做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关乎诚信。” 向梦想出发 吉林大学 蔺强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吉林大学肯赛车队分成发动机组、 转向行驶组、电控组和车身组四个部分。大家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挥洒汗水,尽管不是造车专家,却是一丝不苟。从开始设计就采用了技术含量较高的二维或者三维的测定软件以求精准高效,到后来手工打造无粗糙的配件,样样身体力行,样样认真谨慎。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与节能,队员们对转向与后轮传动进行了大范围的改动,在转向行驶组组长的带领下,他们先是查阅相关理论知识,又与其他车队进行了比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更是采用了软件仿真,但等到实物出厂后,其效果令队员们大跌眼镜。由于小工厂的热处理工艺不严格,导致器件的刚度和紧度都远远不符合要求,在这种研发进程紧迫的关头,到底是继续进行新器件的研究试用,还是采用早已技术成熟的旧器件,一时间成为全队的争论焦点。队长郑伟出于对全队进程等多方面的考虑,认为应该采用旧器件,但转向行驶组看着长久以来全组的心血即将付诸东流,心痛而难以割舍。经过大家激烈的讨论,决定对比旧器件对新器件进行修复和提升,在这个选择的背后,是大家对于节能的深刻认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