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淤泥三尺厚 浮萍锁江河 温州多重手段治理河道 |
作者:黄剑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17 11:15: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图为一位农民在湖里捞浮萍。 浮萍在适宜的条件下,繁衍速度非常惊人,一片小叶子在24小时内可以长出24片新叶,也就是说,一天一夜的时间,它们可以扩大覆盖24倍的水域面积。 浮萍是我国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旧时节,在温州农村,每年春夏浮萍萌绿的时节,农民会争着打捞浮萍,或者把它掺入米糠之中作为畜禽的饲料,或者堆放到农田里,浮萍腐烂后就成为肥料。今年春夏以来,温州各地河流几乎无一例外漂满了浮萍,在化肥泛滥而有机肥渐行渐远的如今,再无农民去打捞浮萍,随之而来的是河水发黑发臭,鱼虾死亡。生态专家指出,浮萍大面积出现,是河水富营养化的表现,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置,水域富营养化将会进一步加重。 变身:“农家宝”成“河道杀手” “横阳两屿夹晴川,古老相传泊万船”。平阳县万全镇是温州地区的三江平原之一,田地肥沃,水源丰沛,乡间布满了河道。眼下,河水却不见了往日的粼粼波光,取而代之的是,青碧的浮萍犹如地毯般密密地铺满了整个河面。 今年5月的一天,万全镇斗南村的丁大叔到外地探亲回乡,才迈入家门,就听到丁大婶的抱怨:“这水上全是浮萍,洗什么都不行了!等着你回来搭架子呢。”丁大婶所说的“搭架子”,就是用竹子在河面上围出一片清水,把浮萍挡在竹架子外面。斗南村临水而居,村民们日常用水,除了饮用,几乎都来源于家门口的河流,浮萍覆盖了整个水面,致使村民们无法正常用水。 丁大叔席不暇暖,拿起丁大婶早已备下的竹子,在邻人的帮忙下,很快就在自家门前的河面上围出一片水域。可没过几天,丁大婶到河里洗衣服回来,又恨恨地抱怨:“河里浮满了死鱼死虾,臭死了!衣服下水就沾了鱼腥味,比没洗还臭!” 丁大叔跑到村委会,村干部冯宝林说:“实在不行,组织村民打捞浮萍吧,以前不也捞过?”早在几十年前,斗南村种田还基本上用有机肥,养鸭养猪也都是用米糠菜叶。春天见到浮萍,家家户户都欢喜,把鸭子往水里一赶,一天下来能省不少米粮;节俭的人家,也会把浮萍捞回家拌在猪食里煮;最多的还是把浮萍捞出来晒干,往田里一堆,就是天然绿肥。可如今,斗南村的种田养畜禽都不像以前那么回事,饲料、化肥有的是,谁还稀罕这么细碎的浮萍? 村民们说干就干,老老少少找出家里捞鱼虾的长柄网眼笊篱,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浮萍。可是,上午才见水面空出几个窟窿,下午又全满了,下午捞空的地方,不到黄昏,又成一片翠绿……丁大叔望着满目翠色,挠了挠头,终于明白了:以前的浮萍,哪里长得这么密、长得这么久? 平阳县昆阳镇的陈德火从1998年开始,就与昆阳、万全两地政府签订有关合同,负责水域保洁工作。积淀了10多年来的打捞经验,他说:“古人说‘萍踪难寄’,说的就是浮萍非常容易漂动,兼之生长速度快,打捞难度非常高。别说他们这样捞不完,就是我们这些职业打捞队,也未必有多大效果。”据悉,浮萍在适宜的条件下,繁衍速度非常惊人,一片小叶子在24小时内可以长出24片新叶,也就是说,一天一夜的时间,它们可以扩大覆盖24倍的水域面积,用捞鱼虾的笊篱根本不可能捞完。此外,由于河道是相通的,一段或一个村落沿线的河道得到清理并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要一阵风,或者哪里水闸开闸泄水等情况发生,人们还来不及回过神来,浮萍又回来了,又密密地铺满河面。
|
![]() ![]() |